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50字。

  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阶段练习(一)
  语文
  (范围:第1、3单元及第3单元的课外古诗词诵读;现代文阅读文章源于课外;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格列佛游记》)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同学们须用0.5mm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本练习题规定位置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及练习号;
  2.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3.本练习题包括4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
  一、积累与运用(1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瓶塞(sāi) 仲材(cái) 潇洒(shǎ) 屏幕(píng)
  B.翘首(qiào) 镌刻(juàn) 皓瀚(hào) 遁形(dùn)
  C.妄想(wàng) 悄然(qiǎo) 辱没(mò) 轻盈(yíng)
  D.凌空(líng) 遗瞩(zhǔ) 额外(é) 篡改(chuàn)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在这个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______________了书信。那些曾经的慢时光墨迹慢慢褪去了。从前那种品一杯香茗读一封信的时光已经成为一种______________。中央电视台《信中国》节目,选取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通过读信以及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出书信的精神力量。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书信,似甘霖滋润我们心田;书信,似灯塔指引我们前行。亲爱的同学,______________的时候,给你的亲人、师长或朋友写封信吧!
  A.代替  阔绰  传播  闲适 B.代替  奢侈  传递  闲暇
  C.取代  阔绰  传递  悠闲 D.取代  奢侈  传播  空闲
  3.下面各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要让世界了解我们的音乐,首先要解决好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音乐创作的问题。一次采风,刚踏上大草原,一位同行的京剧名家就开心往地上一坐,脚一盘,唱起了京剧。我也喜欢京剧,但在那一刻,我第一次领悟到原来京剧这么美、这么雅致。西方音乐学派众多,多是建立在本土音乐文化基础上的。我们要想建立中国的音乐学派,也应当扎根在中国音乐、戏曲、诗词歌赋等优秀文化根基上。
  A.“一次”是数量词,“解决”是动词,“这么”是代词。
  B.“我们的音乐”是偏正短语,“喜欢京剧”是动宾短语。
  C.“诗词歌赋”是并列短语,“中国的音乐学派”是偏正短语。
  D.“在”“踏上”是动词,“优秀文化根基”是偏正短语。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钱塘湖春行》。
  B.《格列佛游记》中巫人岛上的总督精通魔法,能随意召唤任何鬼魂,格列佛因此会见了古代的许多名人。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慧骃国”遭到一种形状像人的名为“耶胡”的畜生的围攻。
  D.律诗是近体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律诗一共四联,一般要求二、三联的上下句应该对仗。
  (2)文学社团举办“品读名著,善学精思”——《红星照耀中国》读书交流活动,请推荐书中一个榜样人物,按照“人物、经历、值得学习之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
  5.古诗文默写。(请规范书写)(8分)
  (1)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2)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晓雾将歇,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5)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郦道元《三峡》)
  (6)《渡荆门送别》中用拟人手法,写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阅读古诗,完成6题。(3分)
  【甲】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乙】题潼关楼
  崔颢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
  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
  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
  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
  6.对上面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中“历历”“萋萋”用叠词,写了树木葱翠、清晰可辨与草木茂盛的特点。
  B.乙诗“河绕华阴流”中“绕”字,生动地写出了黄河的走势,形成磅礴的气势。
  C.甲诗在写景上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乙诗在写景时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
  D.两首诗的尾联诗人在抒情方式上都采用直接抒情,表达了思乡之情。
  (二)阅读选文,完成7—10题。(1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