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经q6860pb.  四川省德阳市第二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一、语言知识运用(每小题3分,共23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酝酿(niàng)   抖擞(sǒu)    棱镜(líng)    咄咄逼人(duō)
  B. 着落(zhuó)   粗犷(kuàng)   莅临(lì)     呼朋引伴(péng)
  C. 贮蓄(zhù)    吝啬(lìn)      池畦(qí)    淅淅沥沥(xī)
  D. 干涩(sè)     黄晕(yūn)     绿萍(lǜ)    高邈深远(miǎo)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喉咙   骄媚   睫毛   绿茵茵
  B. 造访   镶嵌   烘托   花枝召展
  C. 端庄   凄冷   化妆   迫不急待
  D. 碣石   宽敞   窠巢   美不胜收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沿着晃动的梯子,我小心翼翼地爬上了沾满灰尘的小阁楼。
  B. 今天天气很好,我们一起去登山,享受大自然的天伦之乐。
  C. 课堂上,老师幽默的语言常常让学生忍俊不禁。
  D. 照片总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忆,当年的人,当年的景总是历历在目。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 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B.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的习惯,让“书香满城”成为城市的名片。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春天的雨,          ,给校园披上了美丽的衣裳;夏天的雷,        ,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秋天的风,           ,为落叶送去温馨的问候;冬天的雪,           ,为学子带来无穷的乐趣。
  ①迅疾而猛烈  ②慈祥而温厚  ③细腻而温柔  ④凉爽而惬意
  A. ③①④②    B. ②③①④    C. ③①②④    D. ①③④②
  6.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比喻、排比)
  B. 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拟人)
  C. 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拟人)
  D.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拟人、比喻)
  7.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B. 《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C.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D.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明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8.请例举一个尊称(或谦称),并说说它的涵义或适用于什么场合。(2分)
  例如:令尊,用在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答:                                                                                             
  二、现代文及名著阅读(36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聚会时离不开数字终端,一个人时更是如此。如今在地铁、公交车里的上班族,几乎个个都作“低头看屏幕”状,有的看手机,有的掏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玩游戏、看视频。这部分人群被称为“低头族”。姓名:如今,“低头”早已不是一种观象,已然成为一种生活状态。
  【材料二】快节奏生活、大城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