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5890字。

  25届长宁区初三第一学期联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34分)
  (一).默写(13分)。
  1、旧时茅店社林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            ,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春》)
  3、沉舟侧畔千帆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中秋佳节,远在海外的小西不能与家人团聚,便引用了《水调歌头》中的“          ,          ”一句,表达对亲朋好友的美好祝愿。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问题(21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邪?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丙】
  寄李儋元锡①
  唐韦应物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②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③,邑有流亡愧俸钱④。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注释】①李儋和元锡是韦应物的诗友,在长安与韦应物分别后曾托人问候。此诗是诗人在滁州刺史任上所作。②春愁:因春季来临而引起的愁绪。③思田里:想念田园乡里,即想到归隐。④邑有流亡:指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还有百姓流亡。愧俸钱:感到惭愧的是自己食国家的俸禄,而没有把百姓安定下来。
  5、【甲】【乙】两文作者同属        (朝代),【乙】文作者         (人名)与【丙】诗作者韦应物,写作时都在滁州任职。
  6、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居庙堂之高        
  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7、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8、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作者流露出有远大的政治理想却找不到志同道合者的慨叹。
  B.【乙】文由远及近,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由来等,点出太守之乐。
  C.【丙】诗是一首酬赠诗,其中既有对友人问候的感激,更有对再次见面的盼望。
  D.【丙】诗即景生情,借“春愁”引起对茫茫世事的感叹,直抒进退两难的苦闷。
  9、【甲】文中作者探求“古仁人之心”的目的在于展示自己“            ,            ”的伟大志向;【乙】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           ;【丙】诗中诗人西楼望月,意不仅在赏月,而是表达             的情感。
  10、【甲】文作者范仲淹赞叹【丙】诗中“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两句为“仁者之言”,请结合【甲】文中范仲淹的志向追求,并结合诗歌内容加以评析。
  二、现代文(36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6分)。
  卑以自牧
  孙宽
  ①《周易》中有一句话:“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意思是说,谦而又谦的君子,总是以谦卑的态度来修养自己的德行。以此来启示世人:做人要恪守谦卑之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