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210字。

  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B)
  2024.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同志用大气磅礴的诗句,讴歌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85年前,红军指战员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壮举,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筑起了巍峨的精神丰碑。今天,我们要自觉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意气风发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从长征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在长征最艰难时,许多人不知道部队明天要开拔到哪里、最终将落脚何处,但红军指战员最常讲的一句话就是“只要跟党走,一定能胜利”。跟党走就是跟着理想信念走,就是向着光明的前途走。长征的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没有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的胜利是不可想象的。如今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但理想信念不能动摇、精神支柱不能缺少。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要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才能心有定力、行有动力,在新长征中续写新荣光。
  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初心的力量。“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习主席曾引用徐解秀老人的话,道出了党同人民的鱼水深情,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正是因为党和人民军队坚守初心使命,人民群众才给我们以全力的支持拥护。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要紧紧依靠人民,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一心一意为了人民、矢志不渝造福人民,就能永远赢得人民支持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坚韧的力量。在原第13集团军军史馆里,有一件“半截皮带”的展品,说的是三过草地的一个班早已断粮断炊,不得不把身上的皮带拿来充饥。战士周广才忍不住㩧紧剩下的最后半截皮带,含着泪说“同志们,我们把它留作纪念,带着它见毛主席吧!”衣衫褴褛、忍饥挨饿,敌人围追堵截,高山终年积雪,草地沼泽遍布……这些都考验着他们的意志,锻造着军人的血性与担当。不管战争形态如何变化,战争的主体还是人,不屈不挠的坚韧品质永不过时。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要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革命意志,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以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从长征精神中汲取智慧的力量。遵义会议之后,我军重新回到“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一战争指导原则上,重新回到“十六字诀”这一战法运用上,才有了牵着敌人鼻子走的战略主动,才有了“四渡赤水”的经典战例,才有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后来,正是依靠具有我军特色的作战思想和战法,我们一路披荆斩棘,赢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胜利。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就是要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创新发展作战理论、作战思想和破敌之法,如此才能掌握制胜先机,打赢未来战争。
  “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这样的唤醒跨越时空,让我们至今仍能听到长征的呼唤,感受到理想的崇高、精神的伟力。新的征途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意志品质,就能迈过一道道沟坎,沿着革命先辈开辟的道路继续坚定地走下去,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节选自何东平《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
  材料二:
  “我们完成的空前伟大的远征,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毛主席说到这里略略停顿了一下,然后又接着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长征最艰难的时期很多人不知将落脚何处,他们的信念就是跟党走;同样,新时代我们也要坚定地跟党走。
  B.徐解秀老人的话生动形象地道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以及党赢得人民群众全力支持、拥护的原因。
  C.长征中红军的血性与担当源于衣衫褴褛、忍饥挨饿,敌人围追堵截,高山终年积雪,草地沼泽遍布的考验。
  D.红军长征向全世界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计划的破产,向人民宣传了只有红军才能解放他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是依靠特有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战争指导原则和“十六字诀”战法,红军才取得了一次又一次胜利。
  B.任何时候战争的主体都是人,坚韧的意志品质是打赢战争的重要因素,作战理论、作战思想和破敌之法则在其次。
  C.“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意在阐述新时代征途的艰难不亚于红军长征。
  D.无论时代、环境如何变化,人不能没有理想信念、精神支柱,所以新时代我们依然要传承长征精神。
  3.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开国上将萧华创作的《长征组诗》被谱曲后成为《长征组歌》,传唱至今,激励鼓舞了几代人。
  B.新世纪以来,平凉坚决攻克贫困堡垒,做强优势产业,壮大新兴产业,谱写新时代长征路壮美篇章。
  C.在长征沿线城市,保护红色旧址、推出红色文化研究成果、培育红色宣讲队伍、打造红色研学线路等举措不断完善。
  D.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杨士莪同志75年如一日,全力投身水声科学研究,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作出突出贡献。
  4.材料二中毛主席的演讲条理清晰且鼓舞人心。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假如你是纪录片《红色精神永传承》的讲述者,请结合材料列出“传承长征精神”讲解词提纲。(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密西西比河上
  [美]马克•吐温
  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我总算勉强在脑子里装满了密西西比河的许多岛屿、沙洲和河湾的名称:这可真是一堆乏味的杂拌儿,不过也是对一名合格领航员的基本要求。我甚至觉得自己可以把一条船开到新奥尔良去。不消说,这种自满的心情还没有来得及表示,毕克斯贝先生就会把它压下去。有一天他忽然问我:“胡桃湾是什么样子?”
  我说它没有什么特别的形状。我那火药性子的师傅“砰”的一声开了枪,随后又继续装子弹,开火。直到他的词儿全都用完了才了事,随后他就会平定下来,变成一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