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9330字。

  通州区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2024年11月
  本试卷共8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沙尘暴的发生强度和频率呈现减少趋势。然而,近几年春季频发的强沙尘事件,不断唤醒着公众关于沙尘暴的不愉快记忆,也引发了很多的关注:沙尘暴其实一直都没有离开我们。
  《大气科学辞典》将沙尘暴定义为:强风将地面尘沙吹起,使空气很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的天气现象。与沙尘暴对应的其他沙尘天气还有扬沙和浮尘。这三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水平能见度:沙尘暴的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扬沙的水平能见度为1-10公里,浮尘的水平能见度则大于10公里。对人类来说,这三者都是灾害性天气,但沙尘暴的危害最大,可能给生产、生活等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失,一些强沙尘暴甚至会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
  沙尘天气可细分为五个等级:扬沙、浮尘两个等级,以及沙尘暴的三个等级。沙尘暴的三个等级:沙尘暴(水平能见度<1公里)、强沙尘暴(水平能见度<500米)、特强沙尘暴(水平能见度<50米)。沙尘暴的形成需要三大要素:沙源、强风和不稳定的大气层结。沙尘暴的发生需要有足够的沙源供应,通常是指干燥的土地,尤其是沙漠、沙地、戈壁或未经保护的裸露土地。我国的主要沙尘源区集中在八大沙漠(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腾格里沙漠等)和四大沙地(如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等),这些地区因长期干旱和缺乏植被覆盖,提供了丰富的沙尘物质。强风是沙尘暴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通常伴随着冷锋或风暴系统;大气层结是指大气中温度和湿度的垂直分布情况。当大气层结不稳定时,空气容易上升,形成对流运动,从而增加了沙尘暴形成的可能性。此外,不稳定的大气层结还有助于将沙尘颗粒输送到较高的高度,进一步扩散和传播沙尘暴。
  当沙尘暴来临时,远远望去,常会看到一堵气势磅礴的沙墙滚滚而来,犹如海洋中的惊涛巨浪迎面扑来。这堵沙墙被称为沙尘壁或沙暴壁,也叫沙暴锋面。沙墙是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的显著特征,只有这两种强度的沙尘暴才能聚集足够的沙尘物质,形成沙墙。通常,强沙尘暴或特强沙尘暴发生在沙尘源区,即我国的八大沙漠和四大沙地。如果远离沙尘源区,强沙尘暴或特强沙尘暴不仅难以形成,即便它们经过的地区,由于缺乏沙尘补充,也可能“降级”为普通沙尘暴,无法形成壮观的沙墙。例如,兰州虽然位于我国西北,但由于距最近的沙源地腾格里沙漠约180公里,因此较少出现沙墙现象。要看到完整的沙墙,通常需要在离沙漠更近的地区观察。
  沙墙是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中最具标志性的特征。研究沙墙的形成及演变过程,观测和分析其运动轨迹与速度,可以更准确地预测沙尘暴的规模、路径、持续时间及影响范围,从而为减轻其对人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在沙墙移动过程中,沙尘气溶胶不仅包含沙粒,还可能携带大量化学物质和微生物。这些有害成分可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过敏反应,甚至损害免疫系统。此外,气溶胶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分析沙墙中沙粒的粒径分布、化学成分及微生物,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沙尘暴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取材于陈思宇、成政的《沙墙,认识沙尘暴的另一个角度》)
  1.下列属于沙尘暴形成的必要条件的一项是(3分)(    )
  A.春、冬时节,大气中湿度和温度较高。
  B.沙源充足、强风、不稳定的大气层结。
  C.距离沙漠远的干旱、少雨、多风地区。
  D.如果有冷空气存在,就会形成沙尘暴。
  2.关于不稳定的大气层结对沙尘暴形成的影响,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会产生大风等极端天气,卷起沙尘,有可能形成沙尘暴。
  B.会加速空气对流,有助于将沙尘颗粒输送到较高的高度。
  C.会增加对流活动,扩散和传播沙尘暴的可能性增大。
  D.会出现气温高、降水少的现象,于是沙尘暴就产生了。
  3.关于“沙墙”主要出现在靠近沙源的地区的原因,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远离沙源的地区,沙漠面积大,无法出现沙墙。
  B.远离沙源的地区风速较小,无法形成沙尘暴现象。
  C.远离沙源的地区沙尘不足,沙尘暴强度减弱,不能形成沙墙。
  D.远离沙源的地区空气更加湿润,植被充足,无法形成沙墙。
  4.关于沙墙中微生物,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分析出沙墙中的微生物成分,可以帮助追溯沙尘暴的来源地。
  B.分析出沙墙中的微生物成分,可确定沙尘暴的规模、持续时间。
  C.沙墙中的微生物可能会携带有害成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D.沙墙中的微生物可能含有有害物质,会污染我国的土壤和水体。
  5.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研究沙墙的形成和演变对预测沙尘暴的重要意义。(6分)
  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1】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