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6970字。

  景德镇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卷
  高二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23小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即使勉强地做了决议也是无益的,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那次会议的唯一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使人民懂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在三年多的时间内,很快地觉悟起来,并且把自己组织起来,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及其集中的代表者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统一战线,援助人民解放战争,基本上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
  (摘编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为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来自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等45个单位及特邀人士的代表(包括候补代表)共662人参加了会议。毛泽东在大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的末尾,毛泽东同志用长句子细致描述了“统一战线”的内涵和意义,说明“统一战线”的巨大作用。
  B.开幕词中“我们”及七次使用的“人民”称呼,既表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又拉近了与听众间的距离。
  C.旧政治协商会议是在蒋介石国民党主导下召开的,是不民主的、反人民的,没有形成任何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D.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以“协商民主”等民主政治形式建立了新中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包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单位及各界人士在内的“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的共同选择。
  B.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述中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这明确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C.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新政协的“协商建国”是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化的开端。
  D.协商民主制度源自近代以后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进程,是我国独有的民主形式,完全不是西方民主制度模式的简单效仿。
  3.下列关于“政治协商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政治协商”一词过去曾得到过包括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的赞同。
  B.旧政协会议的召开,让蒋介石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国出现了难得的一次民主化进程。
  C.新政协会议沿用了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名称,但建国理念和目标与之截然不同。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是在充分的思想准备下的制度性安排,是历史必然。
  4.两则材料都提及1946年的旧政协会议,各自的表达意图是什么? (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完成下表。(6分)
  提出观点
  历史背景 回顾人民政协召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突出“协商建国”历史背景与重要性;强调新政协会议的意向、目标。
  理论基础
  “协商建国” 说明“协商建国”的背景和本质;与“选举民主”作比较,凸显中国式民主特点,突出新政协会议的历史地位。
  总结与展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树王(节选)
  阿城
  树王的叶子在烈日下有些垂,但仍微微动着,将空隙间的阳光隔得闪闪烁烁。有鸟从远处缓缓飞来,近了,箭一样射进树冠里去,找不到踪影。不一会儿,又忽地飞出一群,前后上下地绕树盘旋,叫声似乎被阳光罩住,干干的极短促。 一亩大小的阴影使平地生风,自成世界,暑气远远地避开,不敢靠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