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93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必修上册第一~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前些年一家有影响的报纸在头版刊登了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这种不顾事实的说法给农业科研人员和广大农民心头蒙上了阴影。袁隆平写了一封信寄给了《人民日报》,凭着他杰出的学识和无与伦比的实践,用事实说明“杂交稻既能高产又能优质”。1992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在第二版刊登了袁隆平的来信。
  信中,袁隆平用平和的语气、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最近社会上流传杂交稻米质太差,有人贬杂交稻为“三不稻”,说什么“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果真是这样吗?我想用事实来回答: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杂交稻比一般水稻每亩增产100千克左右。1976年1991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19亿多亩,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由此可见,杂交水稻的推广,对解决我国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一个水稻良种“汕优63”是杂交稻。近几年的年种植面积都超过一亿亩,平均亩产稳定在500千克左右,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好,被评为全国优质籼稻米。的确,在我国南方生产的稻谷中,有相当一部分米质较差,这主要是双季早稻。目前积压的稻谷以及历年来粮店出售的大米,大多数为这种早籼稻。他写道,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粮店偶尔出售这种稻米时,则出现排长队争购的现象。而杂交稻则占双季晚稻和中稻面积的80%左右,产量占90%以上。因此,说杂交稻属劣质米与事实不符。
  (摘编自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
  材料二:
  记者:您和雷锋都被评为“最美奋斗者”,你们的事迹都很好地诠释了“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有许多共同之处呢。
  袁老:我和雷锋是同时代的人,都出生在旧中国,经历过国家贫穷落后、人民受苦挨饿的日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那一代人都翻身了,就想怎样为国家做事,报效国家,为人民服务。
  记者:您和雷锋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既热爱本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材料一中袁隆平援引的数据可知,自1976年起15年间,我国增产粮食近2000亿千克。
  B. 双季早稻米质差,而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则品质好,双季晚稻和中稻中主要是杂交稻,因此,杂交稻品质并不差。
  C. 袁隆平出生在贫穷落后、人民生活水平差的旧中国。他怀着拳拳赤子心立志为国家做事、为人民服务。
  D. 作为和雷锋同时代饱受困难挫折的人,袁隆平认为“学习”“实践”不容忽视,机遇偏爱有心人。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和情怀境界。材料一中袁隆平的来信,就展现其非凡的修养和学识。
  B. 材料二中,记者的提问从袁隆平和雷锋的共同爱好切入,说明记者能事先了解采访对象的生活背景,讲究访谈技巧,发问得体。
  C. 袁隆平知道他和杂交水稻的根都在中国,他多次拒绝来自国外的巨薪聘请,心无旁骛地投身于科学研究。
  D. 袁隆平认为,搞科研需要“标新立异”,否则永远无法找出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中需要攻克的难题。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袁隆平“不惧权威”观点的一项是(    )
  A. 1992年袁隆平发表文章反驳有影响力的报纸头版有关杂交稻的文章。
  B. 1960年袁隆平敏锐地发现了“天然杂交稻”的杂种第一代。
  C. 1993年袁隆平要求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对推广“玉米稻”持慎重态度。
  D. 2001年春节刚过,袁隆平领奖前仍然带着学生在稻田里工作。
  4. 袁隆平是如何一步步反驳社会上关于“杂交稻米质太差”的说法的?请结合材料一的内容进行简要梳理。
  5. 作为新时代青年,你觉得袁隆平的哪些精神品质或者生活态度值得你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B. “而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则品质好”错误。原文材料一第二段“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一般品质较好”可知,双季晚稻和一季中稻品质“一般较好”,不能说成“品质好”,属于扩大范围。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并合理推断的能力。
  D.“否则永远无法找出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中需要攻克的难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路标
  茹志鹃
  没有,没有,没有石子,没有草棍,没有树枝,更没有白粉,没有任何一点路标的痕迹。
  没有人,没有一个人。灰蒙蒙的天,灰蒙蒙的地,在这灰蒙蒙的天地当中,只有自己,站在一条灰蒙蒙的路上。
  伍原想喊一声,就这么“喂”地喊一声。这里没有人,只是喊给自己听,壮壮胆,解解怯,泄泄闷,他要世界活着,自己活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