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59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终学业评价调测试卷
  语文试卷
  (2024.1)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外加书写5分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
  “兔走龙腾,祥云山阴”,在龙年到来之际,一场弥漫着烟火气的城隍庙会正在古城绍兴举行。小柯和小语相约一起去“逛古城、迎庙会、做任务”,感受古风盛宴。
  小柯和小语在古轩亭口领取了打卡手册,率先来到“书墨国潮馆”,开启打卡之旅。
  1. 认读汉字,书写汉字,弘扬汉字文化。
  “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虚构的动物,是古代人民想象的产物。2024龙年总台春晚的主题:龙行龘龘①,欣欣家国。“龘”字结构独特,三个“龍(龙的繁体写法)”字叠加向上排列,形象表达了这个字的意义。“龘”字作为汉字中的guī______宝,不仅贮xù______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péng______勃力量。它所代表的祥瑞、力量和神秘性,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①龘:dá,______,昂扬而热烈。
  (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汉字。
  (2)根据语境把注释①补充完整。
  【答案】(1)    ①. 瑰    ②. 蓄    ③. 蓬   
  (2)形容龙向上腾飞的样子。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瑰宝(guī):特别珍贵的东西。
  贮蓄(xù):储存,积聚,指储存的物品,把节约下来或暂时不用的钱存起来。
  蓬勃(péng):繁荣而旺盛的样子。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理解。
  在这段文字中,“龘”字被描述为三个“龍”字叠加向上排列,形象表达了这个字的意义。由此可以推断,“龘”字所表达的是一种向上腾飞、昂扬热烈的意象,与龙这一神秘、祥瑞的动物形象相符合。因此,将“形容龙向上腾飞的样子”作为“龘”字的解释,既符合语境,也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这个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 吟诵古诗文,展开想象之翼。
  诗人借助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抒发意蕴丰富的情感。完成①—⑧处的填空,并仿照示例在【甲】【乙】处对诗句进行点评。
  出处 古诗文名句 评点手法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①______,②______。 联想故乡菊花,表达思乡之情
  《咏雪》 谢道韫:③______。 巧用联想,妙喻白雪
  《〈论语〉十二章》 ④______,不舍昼夜。 【甲】______。
  《夜雨寄北》 ⑤______,⑥______。 思归不得,想象他日团聚。
  《观沧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乙】______。
  《诫子书》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⑦______,⑧______。 想象学习懈怠的后果,以此诫子。
  【答案】    ①  遥怜故园菊    ②. 应傍战场开    ③. 未若柳絮因风起    ④. 逝者如斯夫    ⑤. 由流水联想时间,启迪珍惜时光    ⑥. 何当共剪西窗烛    ⑦. 却话巴山夜雨时    ⑧. 借助奇特想象,表现大海宏伟气概(展现博大胸怀/抒发远大抱负)    ⑨. 遂成枯落    ⑩. 多不接世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及评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怜、应傍、柳絮、遂、接”等字词易写错。
  此外,甲处,《〈论语〉十二章》中的名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诗通过比喻,将时间的流逝比作河水的流淌,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不可挽留。因此,甲处的点评可以是:“由流水联想时间,启迪珍惜时光”。乙处,《观沧海》中的名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句诗借助奇特的想象,描绘了大海的宏伟气概和宇宙的浩瀚无垠。因此,乙处的点评可以是:“借助奇特想象,表现大海宏伟气概(展现博大胸怀/抒发远大抱负)”。
  阅读文言,体味故事精彩。
  池鱼踊起
  眉州人任达为①余言:少时见人家畜数百鱼深池中,沿池砖甃,四周皆屋舍,环绕方丈间凡三十余年,日加长。一日天晴无雷,池中忽发大声如风雨,鱼皆踊起,羊角而上,不知所往。达云:“旧说不以神守则为蛟龙所取此殆是尔。”余以为蛟龙必因风雨,疑此鱼圈局②三十余年,日有腾拔之念,精神不衰,久而自达,理自然尔。
  (选自苏轼《东坡志林》)
  【注释】①为:对、向。②局:拘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