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10830字。
山西省大同市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诗的格律》是闻一多先生系列诗论中最重要的一篇。在这篇论文中,他系统地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张遂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
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的音乐美是首要的。他极力宣扬格律,声称“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作诗的才感觉格律的缚束。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本来诗一向就没有脱离过格律或节奏”。他还认为“整齐的字句是调和的音节必然产生出来的现象,绝对的调和音节,字句必定整齐”,对于字数整齐但音节却不一定调和这个问题,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是因为只有字数的整齐,没有顾到音尺的整齐。”也就是说,音尺、韵脚等音乐性因素的组合,构成了诗的韵律、诗的节奏,而音节和韵脚的和谐又构成了诗的音乐美,成为诗的基本动力。“音尺说”是闻一多最为得意的发现,以至于他在论文的结尾认为“新诗不久定要走进一个新的建设时期了”。
新诗绘画美理论是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主要是指诗的辞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诗画同源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在先贤们那里,诗与画常常相得益彰、相映生辉。苏东坡在观赏王维的诗画后评价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先生的诗作中,也经常出现红、黄、青、蓝、紫、金、黑、白等表现色彩的词以及带有鲜丽色彩的物象,此外还注重色彩的对比,使诗画相通。
新诗建筑美理论是先生根据汉语的特点提出来的:“文学本是占时间又占空间的一种艺术。既然占了空间,却又不能在视觉上引起一种具体的印象——这是欧洲文字的一个遗憾。我们的文字有了引起这种印象的可能,如果我们不去利用它,真是可惜了……如果有人要问新诗的特点是什么,我们应该回答他,增加了一种建筑美的可能性是新诗的特点之一。”并把它与我国传统的律诗相比,得出“(律诗)可差得多了”的结论,因为“律诗永远只有一个格式,但是新诗在格式上是层出不穷的……律诗的格律与内容不发生关系,新诗的格式是根据内容的精神制造成的……律诗的格式是别人替我们定的,新诗的格式可以由我们自己的意匠来随时构造”。先生所说的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齐整之感。
(摘编自李长空《闻一多的“三美”诗论、创作实践及影响》)
【材料二】在诗歌形式方面,闻一多与徐志摩有着新月派诗人共同的追求,就是“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的唯一表现”。他们的诗歌大部分能体现他们所主张的“美”的理论,但是我们又可以看到他们的“美”的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诗人在创作时常忽略诗歌的建筑美,闻一多却认为建筑美在“三美”中是最重要的。
B.闻一多认为格律是诗人创作的重要武器,不会运用格律的诗人很难算得上是优秀的诗人。
C.因受苏东坡对王维评价的启发,闻一多更注重诗画同源,最终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
D.《沙扬娜拉》在节奏和旋律上温柔缠绵,比《死水》更富有东方风情,更富有艺术魅力。
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作什么诗,诗该怎么作,就怎么作。
B.诗歌的形式和内容如同鸟儿的双翅,是不可或缺的。诗歌需要具备足够丰富、鲜活、新颖的形式美,现代诗歌的形式可以是无限多样的。
C.闻一多对新诗格式与古典律诗进行对比,认为新诗的格式是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新诗的格式层出不穷,需要新诗作者去创作。
D.林庚先生认为,典型诗行的建立,将使新诗形成固定的阵地,从而使诗人摆脱新诗无形式的逆境,有助于内容的涌现,“让亿万诗章因它唱歌”。
3.请根据材料二,简要分析闻一多和徐志摩的诗歌在表现“美”的方面具有哪些不同之处。
4.下面这首现代诗遵循了闻一多新格律诗“三美”的创作原则,请结合材料对此简要分析。
一句话
闻一多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教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山地回忆
孙犁
从阜平乡下来了一位农民代表,参观天津的工业展览会。我们是老交情,已经快有十年不见面了。我陪他去参观展览,他对于中纺的织纺,对于那些改良的新农具特别感到兴趣。临走的时候,我一定要送点东西给他,我想买几尺布。
为什么我偏偏想起买布来?因为他身上穿的还是那样一种浅蓝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