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870字。

  古诗词诵读《涉江采芙蓉》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注:两汉时期,经学成为士人跻身朝堂、谋求功名的重要资本,于是千千万万的学子离乡游学求宦。本诗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当作于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补充:
  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采莲是快乐的,女子却是忧伤的,将人物置于美好和欢乐的采莲背景上,抒写了思妇的忧伤,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忧伤。
  B.芙蓉花具有素雅高洁的特点,诗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能营造素雅的意境,象征纯洁的爱情,给人以美好的联想。
  C.五六两句与杜甫的《月夜》写法相同,空间突然转换,视角发生了变化,由兰泽中拈花沉思的思妇转到“远道还顾”的丈夫。
  D.结尾两句委婉含蓄、间接抒情,通过诉说“同心离居”的无奈,表达了同心离居的忧伤痛苦,控诉了游学求宦风气的罪恶。
  二、情景默写
  2.结合语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泰山记》中写天气恶劣、山路危险难行的句子是“            ,            ”。
  (2)“愁”究竟是什么呢?有的时候是说得清的,就像《涉江采芙蓉》中的抒情主人公告诉我们他的悲伤是“          ,          ”;但更多的时候是说不清的,就像词人李煜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比喻的那样“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同样都是在描写赤壁周围所看到的长江水,苏东坡在所写的《赤壁赋》中用“          ”一句描写月初之后雾气笼罩大江的景象,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一句,作者用比喻手法描写了江水的汹涌。
  (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借回答为什么“哂由”表达自己治国主张的句子是“            ,            ”。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涉江采芙蓉》中,感慨与“同心”之人分隔两地而只能以“忧伤”为伴的两句是“            ,            ”。
  (2)“伤离别”是人之常情,《鹊桥仙(纤云弄巧)》中“            ,            ”两句,升华了词的主旨,表达了秦观对“离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