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820字。
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1.下列对《朝花夕拾》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此书是一部回忆性小说集,其作者是鲁迅先生,原名周树人。
B.此书用十篇文章勾勒了社会生活风貌,展示了一幅幅世态图和风俗画。
C.此书有深邃的思想性,蕴含着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审视。
2.对《狗??猫??鼠》中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借此讽刺生活中像猫一样的虚伪媚态、狡猾暴虐的“正人君子”。
B.文章借对狗猫鼠三种小动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狗和鼠的喜爱。
C.文章写了猫对猎物尽情折磨玩弄和到处令人心烦乱叫的丑恶嘴脸。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品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可以读出“我”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
B.“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写出了“我”背书熟练自信自得的样子。
C.“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写出了“我”对父亲逼“我”背书的不解。
4.下列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百草园就是“我”儿时的乐园,最有趣的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B.后来“我”去城里最严厉的私塾去上学,那里有一个很小的园,一样有乐趣,作者生动地写出了孩子爱玩的天性。
C.在三味书屋学习只是对课,先生学问也不高,不能满足求知的欲望,更让“我”厌恶上学。
5.对《琐记》中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文章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衍太太的为人行事,二是自己的求学之路。
B.文章描述了衍太太的行为:撺掇小孩子吃冰、打旋子,唆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
C.作者对当时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十分满意。
6.对《藤野先生》中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记录了青年鲁迅在异国求学的经历,文中“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深深刺激了鲁迅,转变了他的思想。
B.文章一开始描写日本学生的衣着打扮,批判了日本学生不学无术的丑态。
C.藤野先生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他的学生,作者通过回忆先生,希望从先生的高尚品格中汲取力量,激励自己投入新的战斗。
7.下列不属于《藤野先生》内容的是( )
A.先生帮“我”添改笔记
B.先生询问女人裹脚之事
C.先生不愿意回答“我”关于“怪哉虫”的询问
8.《朝花夕拾》中,阿长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列哪一个不是阿长的性格特点( )
A.迷信
B.马虎
C.善良朴实
9.下面两段文字分别描写的是《朝花夕拾》中的哪两个人物?( )
①“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
②“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A.①范爱农 ②藤野先生
B.①寿镜吾 ②藤野先生
C.①范爱农 ②寿镜吾
10.《朝花夕拾》中除塑造众多人物形象外,全书还贯穿着一个人物—“我”。下列对“我”的形象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琐记》中有一个好学求知、渴求先进思想的“我”。
B.《狗??猫??鼠》中有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的充满童趣的“我”。
C.《无常》中有一个害怕无常、厌恶死亡的“我”。
11.下面关于《朝花夕拾》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在学堂里接触了“物竞天择”的思想和“苏格拉第”等人的思想,这段经历在《父亲的病》中有所提及。
B.《二十四孝图》中作者批判了封建社会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