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2401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初三年级 语文学科
  本试卷共9页,试卷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长为150分钟。请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某班级开展了主题为“走近民间艺术,了解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班级宣传部以此次活动为内容,草拟了新一期班报。现在请你协助完成图文的编审工作。
  历史探寻
  北京的民间艺术,大多起源于清代中晚期,经过一百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形成了今天多种多样的门类。其中民间手工艺品以其品种繁多   ①   风格独特成为民间艺术的代表。这些手工艺品多因势利导,用身边的自然材料制成。栩栩如生的面人,活灵活现的毛猴,旋转打斗的鬃人,红袍铠甲的兔儿爷……这些颇具趣味的小物件承载着老北京人的记忆,它们既是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也是成人赏玩的工艺品。北京的民间手工艺品一度被誉为   ②   罕见而神秘的艺术”,这与民间老艺人们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分不开的。以手工艺品为代表的北京民间艺术已成为京味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你检查后发现,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因势利导 B. 栩栩如生 C. 活灵活现 D. 精益求精
  2. 在上面文段的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  ②:“ B. ①,  ②“ C. ①、  ②:“ D. ①、  ②“
  艺术采撷
  毛猴是北京的传统手工艺品,其制作的独特之处在于用料。制作“毛猴”的材料全部是中药。蝉蜕做成四肢,辛夷(玉兰花的花骨朵)制成身体。制作者常常把三五只毛猴摆放在一起,部置成各种场景。有的再现老北京人迎亲、登高跷、送财神的民俗场景;有的表现当下人们吃涮锅子、打排球、打乒乓球的生活画面。表现题材贴近生活,用料独特,受到人们的喜爱。
  沙燕是北京风筝的代表。它的头是燕子头的平面变形,其眉梢上挑,两眼有神,再加上那对剪刀尾巴,使人一下子就会想到燕子。“沙燕”的结构简单,只由5根竹条组成主骨架。翅膀的“膀兜”设计能使沙燕的飞行性能优于其他类型的风筝,在风小时能起,风大时也能稳。精致擅飞的沙燕承载着北京人儿时的记忆。
  3. 有同学对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音、字形做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因为表达的是“幼蝉变为成蝉时所脱下的皮”,所以“蝉蜕”中没有错别字。
  B. 因为表达的是“安排、陈设”的意思,所以“部置”中没有错字。
  C. “上挑”中的“挑”是多音字,此处指“翘起”,应读“tiǎo”。
  D. “承载”中的“载”是多音字,此处指“承受”,应读“zài”。
  4. 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存在两处问题,请你对这个句子做出修改。
  美图宣传
  图1 毛猴                           图2 沙燕风筝
  5. 同学们提议将“毛猴”和“沙燕风筝”这几个字分别放入对应的图片中,并对字体使用提出了建议。你认为理由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图1使用行书好。行书行云流水、灵动自然,与毛猴外形活泼可爱的特点相吻合。
  B. 图2使用隶书好。隶书结构规整、典雅古朴,与沙燕风筝散发出的文化气息相吻合。
  C. 图1使用草书好。草书均匀齐整、圆转流畅,与毛猴展现出的精湛技艺相一致。
  D. 图2使用楷书好。楷书端正工整、线条匀称,与沙燕风筝结构对称的特点相一致。
  薪火相传
  郎志丽是北京面人传承人,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她不仅继承了父亲的面塑传统手艺,还创新出葫芦微型面塑技法。她将《水浒传》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