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390字。

  2025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核心考点提分精练
  小说文本:08.叙述人称和小说结构安排分析
  一、叙述人称及作用
  叙述人称是作者在讲述故事时所采取的身份和角度,它直接影响着小说的叙事效果和读者对故事的理解。不同的人称,所呈现出来的视角和情感色彩也会有所不同,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达以及情节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第一人称:
  1.定义:“我”以小说人物的身份在讲述故事。“我”是故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了小说的主要内容。“我”可以是故事的主人公,也可以是故事中的次要人物,还可以是故事的旁观者。“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故事的参与者和见证者;“我”的经历和感受,推动了情节发展。
  2.作用: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亲切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代入感和情感共鸣;可以直接表达“我”的思想情感,例如,对人物的评价,对事件的看法等;也更方便描写“我”的心理活动。局限性在于,视角比较单一,无法展现“我”视角之外的内容;“我”的叙述也可能带有主观色彩,影响读者的客观判断。
  (二)第二人称:
  1.定义:“你”有时是作者在和读者对话,有时是作者在和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这种人称比较少见;“你”也可能是“我”,是“我”与另一个“我”的对话;例如,当“我”对往事进行回忆的时候,可以把过去的“我”当成“你”,与“你”进行对话,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也可以增强小说的抒情性和感染力。“你”是作者设定的一个倾听者或对话者。
  2.作用: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互动感和亲切感;可以直接抒发情感,增强感染力,例如,用“你”来称呼读者,可以让读者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用“你”来称呼人物,则更能突出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局限性在于,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使读者感到突兀和不自然。
  (三)第三人称:
  1.定义:作者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讲述故事,“他”“她”“他们”是故事的主人公;作者可以自由地转换视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作者既可以对人物进行客观的描写,展现人物的外貌、行为;也可以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及“我”对人物的情感和态度。
  2.作用:视角更加灵活,可以更全面地展现故事的全貌,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叙述更加客观冷静,避免主观臆断。局限性在于,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使读者感觉与人物之间有距离感,难以产生情感共鸣。
  二、小说结构安排及作用
  小说的结构安排是指作者对小说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方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