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790字。

  山东省烟台龙口市(五四制)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名句名篇默写
  1.小语将统编教材课内外的“贬谪”主题古诗文名句进行整理,形成了以下表格,请将表格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类别 古诗文名句
  古今之怀 (1),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进退之难 (3)云横秦岭家何在?。(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得失之怀 (5)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岳阳楼记》)
  (6)山水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亲友之念 亲人相隔,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境遇不同,表达的方式也各异。杜甫在《月夜忆舍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中借家书难寄,表达对弟弟的担忧与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7),”中运用赏明月的典故,表达对弟弟的祝福与思念。
  贬谪类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被贬谪之后创作的,他们大都采用借景抒情这一手法,选择寄情山水;同时不同的人物对待贬谪的态度不同,表达的情感不同。
  二、基础知识综合
  2.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跟着书本去旅行,脚步如书页,翻动着历史长河的星星点点:①我们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湖心亭”,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登岳阳楼(A)极目远眺,览山河之胜景,悟“古仁人”之意yùn;抑或纵马隆中,小憩茅庐,听英雄“三分天下”的(B)高谈阔论:走完古迹还看“今朝”,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待晴日看(C)红装素裹,分外妖ráo;②最后回到“故乡”,不仅可以(D)身临其境看中国的日新月异,还可感鲁迅作为民族脊梁的深沉与忧思。
  (1)请你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意yùn (     )    妖ráo (     )     脊梁(           )
  (2)结合语境,选出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
  A.极目远眺 B.高谈阔论 C.红装素裹 D.身临其境
  (3)画线句子①是一个病句,请将病句修改到下面横线上。
  (4)从复句类型看,文中画线句子②是关系的复句。
  三、综合性学习
  根据要求答题。
  3.某中学文学社年度研学小课题为“走进明清小说”,下面是小张同学的研学笔记节选。请简要概括明清小说创作繁荣的原因。
  唐传奇大多立足于现实生活,题材较为广泛,注重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和人物心理的展示,成功塑造了许多个性化的形象,这对明清小说创作自然有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而宋代出现的“话本”,即专业说书人为方便讲故事而写的底本,更是直接影响了明清章回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的表现形式。明清统治阶级对知识分子采取高压政策,更多文人愿意在政府不甚重视的小说中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此相呼应,当时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上层文人都对小说阅读保有较高的热情。
  4.小张同学为这次研学活动写了阅读标语,请你也仿照写一句。
  小张:读书犹如畅饮甘甜的清泉,使你酣畅淋漓。
  我:
  四、名著阅读
  5.在名著阅读活动中,请你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
  阅读策略 内容呈现 阅读任务
  插图识文
  关注篇目 左边是丰子恺为《朝花夕拾》画的插图,该篇名为①《》。
  检索目录
  关注人物 第19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第20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第23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第31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西游记》 分析猪八戒勇猛聪慧形象,应选择精读第②回和第③回。
  关注情节 那毛女即便回身,转于洞内,对罗刹跪下道:“奶奶,洞门外有个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要见奶奶,拜求芭蕉扇,……一用。”那罗刹听见“孙悟空”三字,便似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骨都都红生脸上,恶狠狠怒发心头。”
  ——《西游记》 孙悟空拜求芭蕉扇有何用?④为何罗刹听到“孙悟空”三个字便怒发心头?⑤
  五、选择题
  6.下列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出逃后抵达巴西。
  B.鲁滨逊登岛之初,先回到大船上,运回很多有用的东西,然后在岛上大约从第十二天开始用刀子在大柱子上刻上记号,当做日历,记录他在荒岛的艰苦岁月。
  C.鲁滨逊和星期五营救了在内讧中被暴徒劫持的英国商船船长和大副后,决定乘这艘商船回国。回国前,鲁滨逊把岛上的产业交给了星期五和几个被他俘虏的暴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