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5280字。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6分)班级正在开展“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和为贵在我国几乎家喻户晓,但其精髓       和要义在今天还有进一步阐发的必要。和为贵出自《论语》:“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说礼的运用、礼的功用以和为最重要,以和xié        为目标。依据古人解释,结合当今实际,和为贵的要义大致可以概括为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安其位不是安于现状、不求进取,而是恪       尽职守,不好高wù        远,亦不推诿塞责。从当今现实需要来看,“和为贵”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如何做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这是值得每个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1)请你依次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每空1分,共4分)
  精髓①        
  和xié②     
  恪③       尽职守
  好高wù④     远
  (2)文段划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多音字的读音。
  ①“精髓”的“髓”应读“suǐ”,②“和xié”应写作“和谐”,③“恪尽职守”的“恪”应读“kè”,④“好高wù远”应写作“好高骛远”。
  (2)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划线句病因是句式杂糅,可删掉“值得”或“都应该”。改为“如何做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这是每个人都应该深思的问题”或“如何做到各得其所、各安其位,这是值得每个人深思的问题”。
  2.(每空1分,共8分)下面是“和合文化”探究小组的成果,请你补全。
  “和”是人内心的宁静平和。苏轼漫步在沙湖道中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①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是那年刘禹锡在洛阳和友人“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乐观豁达;“和”是人们对“与民同乐”思想的向往和追求。滁州百姓无论老幼,纷纷来山中游玩“③         ,④           ”(《醉翁亭记》)这些幸福和谐、老少同乐的美好场景是人们共同的渴望;“和”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茫茫天宇下,西湖雪后水天一色“⑤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在这里,张岱对故国的怀念与自然美景相融无隙;秋日里,范仲淹感到西北边疆秋景与众不同,大雁飞去毫无逗留之意“⑥            ,⑦            。”(《渔家傲•秋思》)春日至,秦观在田园中闲游,看到绿树环绕,水满池塘,感受风儿催人行的烂漫春光“树绕村庄,⑧         。”(《行香子》)内心的喜悦之情和醉人的春光完美融合。
  3.(4分)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我们身边会看到不少极富感召力的宣传标语和名言警句。下列标语和名言中你最喜欢哪一条?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说明理由。
  ①有容乃大,心境宽;以和为贵,万事顺。
  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③持久的成功建立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上。
  我选第      ,理由:                    。
  4.(4分)班级准备开展一次“以和为贵”的演讲比赛,请你结合“六尺巷”的故事为演讲稿写一段开头,100字左右。
  【参考资料】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