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99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孔子治学主张“博学”,即“多闻”“多见”,掌握广博的知识,成为多才多艺的人。孔子的“博学”思想源自其人性论观点,“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人性本来都是相似的,只是因为后天习染而有所不同,人与人之间便有了差别。所以,在孔子看来,通过“学”,广泛地学习知识可以改变人、塑造人,使其成为德、才兼备之人。孔子之所以重“学”,是因为学可以去弊。《论语•阳货》中记载了孔子与仲由的一段对话:“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六种品德之所以产生了六种弊端,原因在于人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不能去除各种鄙陋无知,因受蒙蔽而做事盲目,学则可以增加人的见识,提高人的辨别、分析、自我控制能力,从而葆有自身的德性。由此,“去弊成德”是孔子倡“博学”的目的所在。认识到“学”的重要性,孔子更加强调“好学”“乐学”。“好学”“乐学”是“博学”的前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说实际上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能够使他们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与获得感,求学的人只有具有主观能动性,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不断地勤奋努力。孔子的“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所学内容上,主张知识的积累和拓展。“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其学习内容多是继承、积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文明而有所得。在“诗”“礼”“乐”以及“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基础上,主张“博学于文”(《论语•雍也》),并将其拓展为“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四个方面。
孟子则不同,主张“约学”,认为学习只要提纲挈领,掌握要旨即可。孟子的“约学”思想源自其人性本善的性善论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对人之善端的存养,应该向内求,而不必向外学更多的知识。所以孟子“约学”的过程就是保养人之善端并扩而充之的过程,从逻辑上包含“求放心”“由博返约”“深适自得”三个过程。孟子有言“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治学、求学就是求得失去的良善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心本有的,但这四心也只是端倪而已,“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人应该将治学功夫用于求放心之上。然而“耳目之官不思,而弊于物”(《孟子•告子上》),“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人的本心是善的,由于人追求耳目之欲,压抑了本心,丧失了良心。求得丧失的良心更要养心,克制、减少欲望。“求放心”的过程就是“除恶养善”的过程,需要人内心中有足够的理性审视和判断能力,不因外物的迷惑而盲目纵欲,时刻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约束。
(摘编自祖国华《为学:先秦儒家的德性圆满之道》)
材料二:
博学和自我反省的关系,同时涉及更广义上的学与思。前面提到的思虑、个体的反省等等,都属广义上的思。关于学和思之间的关系,荀子有一个简要的概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从早到晚,终日思考,却比不上短时间内的学习过程更有收获。学离不开“思”,学与思无法相分。从逻辑上说,这里需要区分广义上的学和狭义上的学。广义上的“学”包括学和思两个方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博学”的治学主张要求多听、多看,掌握广博的知识,该思想源自其人性论观点。
B. 求学的人只有在具有主观能动性并且培养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后,才能不断地勤奋努力。
C. 孔子的“博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上,而学习的就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和文明。
D. 从逻辑上说,“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博学”和“自我反省”都属于广义上的“学”。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这句话表明了后天的习染会让人和人之间产生差别这一观点。
B. 为了证明孔子重“学”的原因,材料一引用了《论语•阳货》中孔子与仲由的一段对话。
C. 孟子的“约学”主张与其人性本善的观点密不可分,他认为学习就是保养并扩充人的善端。
D. 荀子认为创造性 思考需要了解已有的知识经验,如果一无所知,学习本身就没有新意。
3. 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B.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论语•述而》)
C. “(徐庶、石广元、孟公威)三人务于精熟,而(诸葛)亮独观其大略。”(王粲《英雄记钞》)
D.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 请根据材料二,简要梳理荀子有关学与思关系的看法。
5. 先秦儒家的为学思想对当下的青少年学习有哪些启发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解析】
【1题】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C.“学习的就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和文明”错,以偏概全,根据原文“其学习内容多是继承、积累夏商周三代的文化、文明而有所得”“在‘诗’‘礼’‘乐’……‘文、行、忠、信’(《论语•述而》)四个方面”可知,学习的内容并不止“夏商周三代的文化和文明”。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高的海浪
布卢姆
亚历克斯和我的生活节奏太快,没有一点空余时间。
我们的生活条件非常不错,我们的吧台也总是满满的。
我们周末也要工作。亚历克斯是进口商,他的第六感觉非常好,知道什么东西会好卖。我做服装生意,我的高质量连锁店很出名,我常一家店一家店地跑,有时我还得接待要我为她们设计这样或那样裙子的女人。我常对她们说,你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我乐意听,但我不会听别人发号施令,钱不能左右我,我的设计要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
现在我只设计婚纱。我的要价也许是全国最高的,只有付得起高价的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