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940字。
古代诗歌阅读
上海市崇明区202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甲:缚鸡行 乙:东西船行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 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 西船见笑苦迟钝,流汗撑折百张篙。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 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 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任天理。
【注释】①行藏:出处或行止。语出《论语•述而》:“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吾与尔有是夫!’”
12.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两首诗歌的一书是( )。(1分)
A.《古诗集萃》 B.《咏物拾贝》 C.《律诗精选》 D.《讽喻诗选》
13.下列关于两诗写作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两诗语言质朴平实 B.两诗均直抒胸臆
C.甲诗以生活细节动人 D.乙诗以生活现象说理
14.有人认为甲诗结尾妙于乙诗结尾。对此你是否认同,请结合诗歌内容以及所学知识阐述你的看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笫12 —14题。(8分)
I2.A 13 B
14. 参考示例一::甲乙两诗均借由日常生活事件抒发一己之思考、乙诗由东船西船因风浪快慢差异的事件, 反思一己之生存道理, 结尾直接表明自己行止一凭天理, 任由自然。失于概念化, 破坏了诗歌的蕴藉之美;甲诗借由缚鸡而卖的亊件,叹鸡虫得失,以倚着山阁注视寒江的形象作结,由此透露出诗人的沉思, 读者由此可以读出一己或社会之得失等丰富的内容. 可见, 甲诗结尾更具意蕴的丰富性以及表达的含蓄性,优于乙诗。
参考示例二: 甲乙两诗均借由日常生活事件抒发- 已之思考。甲诗借由家中忧鸡啄食虫蚁, 缚鸡而卖, 进而叹鸡虫得失, 诗歌以倚若山阁注视寒江的形象作结, 由此透露出诗人的沉思、但其表达事理不甚明晰。乙诗由东船两船因风浪快慢差异的事件, 反思一己之生存道理, 结尾直接表明 自己行止一凭天理, 任由自然, 体现出超脱豁达的心态, 理由事出, 所言之理给人以启迪。可见,乙诗结尾更为显豁,更利于给人以直接的启迪,优于甲诗。
评分说明: 选择不做评分要求。二诗共同结构I 分; 甲乙二诗事理概括2 分; 结尾效果比较分析2分。
上海市虹口区2025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4题。(7分)
晚登辽海亭[金]高士谈
登临酒面洒清风,竟日凭栏兴未穷。
残雪楼台山向背,夕阳城郭水西东。
客情到处身如寄,别恨他时梦可通。
自叹不如华表鹤,故乡常在白云中。
【注】①酒面:指饮酒后的面色。②华表鹤:传说有一个叫丁令威的人,学仙有成,化鹤返乡,停于城门的华表柱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