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1292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文言小题(本大题共4小题)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B.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C.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D.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下列加点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B.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
  C.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D.犹有大夫之相乱家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B.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C.虽父之不慈子 D.胜人者有力
  4.下列句子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敏于事而慎于言
  A.克己复礼为仁 B.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C.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 D.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1小题)
  5.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徒,战国时期楚国的官名。主要职责是参与议论国事,发布号令,出则接待宾客。《史记》载屈原与春申君曾任左徒。
  B.大夫,古代官阶名。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设卿、大夫、士三级。古代医生位于大夫之列,由民间口传至今。
  C.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昭、屈、景三姓的事务,权力极大,屈原曾任此职。
  D.币,在古代汉语中多指用作馈赠或祭祀的丝织品。后引申为作为礼物的车、马、皮、帛、玉器等一切值钱的财物。
  三、文言小题(本大题共2小题)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娴:熟悉
  B.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伐:自夸
  C.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疾:嫉妒
  D.人穷则反本。              反:同“返”,追溯
  7.下列词句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颜色”,形式上与现代汉语合成词相同,意义也相同。类似的词语文中还有“憔悴”“枯槁”“混浊”“世俗”等。
  B.渔父,渔翁,捕鱼的老人。“渔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含有特定意义,常指抱有“持守其真”、还归自然主张的隐居者。
  C.“身之察察”,即“察察之身”,洁净的身体。是定语后置句。《劝学》“蚓无爪牙之利”,即“利之爪牙”,锋利的爪牙。句式与此相同。
  D.笏,古时候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所持的手板,以记录君命或旨意,亦可以将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义”与“利”的关系,是中国思想史上争辩不休的一个大问题。先秦儒家认为“义”和“利”是对立的。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说“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们认为,对利的追求是造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