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2040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作为“国家相册”,纪录片着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一大批各异、形式不同的优秀纪录片,生动深入地讲述着中华文明故事,深受广大观众好评。《“字”从遇见你》单集5分钟,聚焦汉字,节奏明快,以说唱、动画等方式讲述汉字的独特性、延续性;《如果国宝会说话》基于对一件件文物细致独到的观察,让文物“自我表达”,讲述中华文明故事;《敦煌》全方位展现100年来敦煌学者对这座沙漠宝库的探索;《大国重器》用独特的视角和震撼的镜头,记录了与人们生活的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历史;《鲜生史》通过鲁迅、苏轼、曹雪芹、白居易与美食的渊源,展示美食里的中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纪录片创作的无穷宝藏。用纪录片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拥有无限可能,令人期待。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承继  题材  废寝忘食  休戚相关 B.承载  体裁  废寝忘食  息息相关
  C.承继  体裁  孜孜不倦  休戚相关 D.承载  题材  孜孜不倦  息息相关
  2.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虽然这些优秀纪录片千姿百态,却拥有一个显著的共性,即“于常处出新,于新处见常”,以守正创新的方式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B.这些优秀纪录片虽然千姿百态,却拥有一个显著的共性,即“于常处出新,于新处见常”,以守正创新的方式呈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C.这些优秀纪录片虽然千姿百态,却拥有一个显著的共性,即“于常处出新,于新处见常”,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以守正创新的方式呈现。
  D.虽然这些优秀纪录片千姿百态,却拥有一个显著的共性,即“于常处出新,于新处见常”,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以守正创新的方式呈现。
  二、文言小题
  3.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请事斯语矣(实践)   足以保四海(保护)       屈原疾王听之不聪也(聪明)
  B.天下归仁焉(称许)   虑而后能得(处事合宜)   要誉于乡党朋友也(求取)
  C.复众人之所过(重复)   人穷则反本(困窘没有出路)   争宠而心害其能(伤害)
  D.博闻强识(见闻)       故有道者不处(处所)         君子喻于义(明白)
  4.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全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定而后能静       人而不仁             顷襄王怒而迁之
  B.泉之始达         臣子之不孝君父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
  C.盘盘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5.对下列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    ②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③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⑤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⑥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⑦父母者,人之本也。⑧止,吾止也 ⑨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A.①⑤⑨/②⑥/④⑦③⑧ B.①⑥/②③④/⑦⑧/⑤⑨
  C.①⑥⑨/②⑦⑧/③⑤/④ D.①⑨/②③/④⑤/⑥⑦⑧
  三、语言文字运用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卫•科波菲尔》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的代表作。小说注重描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复杂的生活现实。
  B.海明威,英国著名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等。
  C.《复活》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这篇小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