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570字。
百师联盟2025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四)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首都城市建设的布局规模等有相关规制。对古代都城建设影响最大的为《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一是方形城市形态,四边城墙各设三门;二是都城要素对称布设,比如左祖右社;三是“面朝后市”,可以理解为朝廷在南、市场在北,存在一个南北向的中轴线。
元明清三朝首都的北京城经过元代开创、明代改建与清朝传承,基本实现了《考工记》的理想设计,为中国古典都城建筑的集大成者。这可从北京中轴线的功能上来直接体现。北京中轴线是指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南东西对称有局建筑的对称轴,诸多重要建筑位于此轴线之上或者对称布设在轴线两旁。传统轴线南起永定门,向北经过正阳门、天安门、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神武门、景山最高点万春亭、鼓楼,直抵钟楼的中心点,串连着四重城,即外城、内城、皇城和紫禁城,全长7.8公里。北京城基本以此轴线为中心,形成了东西对称的格局,比如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的“左祖右社”。北京传统中轴线对于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建筑的布设、奥林匹克公园的建设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摘编自李令福《天地之中: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与布局》)
材料二:
西汉长安城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也是自商周以来最大的城市。城的东、西、南、北各有三座城门,每门开三个门洞,各宽八米,与《周礼•考工记》所载的以车轨为标准修筑的道路宽度基本相符。其中贯通南北的大街宽五十米,长五千五百米,其间还有宽二十米的驰道,专门供皇帝出巡使用。大街的两侧则筑有排水沟,沟外又有各宽十三米的街道。
隋唐长安城总结了汉末邺城、北魏洛阳城规划建设的经验,
1.下列对材料二中图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汉长安城示意图》中,西边的直城门与东边的霸城门处于同一条直线上。北面的横门、厨城门、宣平门与南面的西安门、安门、覆盎门遥遥相望。
B.《唐长安城示意图》中,统领全城的“中轴线”是从宫城南的承天门到皇城南的朱雀门,再到全城的正南门明德门所形成的中央大道。
C.《唐长安城示意图》中,开远门与通化门、金光门与春明门、延平门与延兴门,分别一西一东,两两相对,而且分别处于同一条线上,体现了对称之美。
D.《北宋东京城示意图》中,统领全城的“中轴线”是从宣德门到朱雀门,直到南薰门的这一条直线,形成了由皇城和外城来保卫内城的格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考工记》中“旁三门”的设计在西汉长安城中有体现,“左祖右社”的理念在北京中轴线左面为太庙、右面为社稷坛上有体现。
B.隋唐长安城根据汉末邺城、北魏洛阳城规划建设的经验,将宫城的正南门承天门设为大朝,将太极殿、两仪殿设为日朝、常朝,显出皇权至上的威严。
C.因为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所以北宋都城东京城继承了前朝的“中轴线”设计,特别是设计了由皇城、内城、外城形成的层层拱卫的格局。
D.现在是全球化时代,只要了解历史,城市的文化发展就能找准位置;只要重视中轴线中所体现出来的智慧,就能推动城市的现代化发展。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引用了《周礼•考工记》中相关都城营造理念的句子,并进行了具体的阐释,明确指出其中规定了一个南北向的中轴线的存在。
B.材料二通过列举“宽五十米”“长五千五百米”“宽二十米”“各宽十三米”等具体数字,说明街道符合《周礼•考工记》的规制。
C.材料三中“正如人们深有感触的那样……”表明《魅力北京中轴线》因“独具眼光而极有深度”获得了人们的认可,该书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D.材料三中多处运用递进关系关联词,增强了文本的逻辑性和清晰度,增强了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4.《〈魅力北京中轴线〉简介》对读者了解这本书有哪些帮助? 请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4分)
5.朱祖希在《论北京中轴线的文化本真》中说“北京中轴线是中国都城建筑艺术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历代都城最后的结晶”,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重庆味道
张者
提起重庆味道,肯定不是清汤寡水,也不是清淡甜腻,更别提温柔软糯了。 重庆味道是“重”的,所谓的重口味。重庆味道说的不仅仅是吃,还有耍。 一个“耍”字,韵味悠长。 说到吃的滋味,当然是麻、辣、鲜、香。这个排序不能错,这关乎重庆味道的主次。 一张嘴先被麻一家伙.然后才有辣。这时候辣也就没感觉了。嘴唇麻木,就如麻药。有了麻和辣做铺垫,那些新鲜腥膻的食材便生出香来。麻非麻,辣非辣,爽歪歪,香喷喷。 重庆人烫火锅从来不说辣,只说香。 香惨了。一个“惨”字被用得力透纸背。这是重庆人对火锅的终极评价。 烫火锅又叫烫毛肚,毛肚是火锅的主要食材,那是一个技术活,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