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350字。

  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联合调考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的信史传统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大致已形成了信史的理念。司马迁的《史记》更是以直书实录为人们所称道。南北朝时期,文学批评家刘勰明确地提出了“文疑则阙,贵信史也”的理念,强调在无法确认历史事实的情况下,以存疑的态度留存信史。这是关于“信史”的较早的提法。唐人刘知几在《史通•采撰》篇也认为撰写历史一方面要“征求异说,采摭群言”,一方面也要避免“苟出异端,虚益新事”。
  宋代史家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并在史学活动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信史理念。首先,在历史记录层面,提出了“记注言动,信史之本原,编次论撰,所次非轻”的认识,从史料来源处着眼,倡议直书求真,以保证历史撰述的信实可靠。其次,在历史撰述层面,提出了“信莫如史”的观点,把“信”看成是史学的第一要义。《册府元龟》的总主纂官王钦若认为:“简牍之兴,得失攸纪,善恶无隐,曲直遂分,是故劝沮于斯人,见信于来裔。”这既是一个治史的标准,也是衡量史书价值的标准,反映出他对待历史和历史撰述的严肃态度,进一步丰富了信史的内涵。
  史学家欧阳修也从历史撰述层面论说信史问题,并在事实与文采关系的论述中凸显出信史的意义。他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君子之所学也,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后世。”这里的“文”,乃是要求文字运用得恰如其分,“事”则指认识主体对历史的客观表述。反映了他以审美的态度追求历史之真的特点,也说明他对于文采的追求,首先是以信史原则为基础的,从而得出了处理二者关系的正确答案。他的“史者,国家之法典”的认识,正是建立在对二者关系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的,而且把信史提高到了国法的认识高度。求真、存信是历史撰述的最根本原则,它反映了史家对历史事实的判定是否客观真实。
  (摘编自宋馥香《宋代史家对信史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材料二:
  两宋时期随着史学义理化倾向的出现,在史家修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义理与考辩并重的修史观。理学在宋代兴起发展,反映到史学上则表现出史学的义理化倾向。这种倾向的主要表现:一是将史学纪实和《春秋》所提倡的褒贬书法结合起来。如欧阳修在参与编修《新唐书》时,曾在《进修〈唐书〉表》中言:“盖又百有五十年……克备一家之史,以为万世之传。成至难,理若有待。”欧阳修在继承前书的基础上“笔削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的信史传统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大致形成了相关的理念,并由宋代史家继承,在史学活动中不断丰富发展。
  B. “史者,国家之法典”较为典型地体现了欧阳修对信史的认识,并直接反映出他要以审美的态度追求历史之真的特点。
  C.注重考辨求实与史学义理化倾向是宋代史家修史观的两个特征,重视史事考辨的传统与史学义理化二者之间存在矛盾。
  D.史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具备相当的独立性,并未完全受到理学制约成为其附属,而是与理学形成了联系且矛盾的关系。
  【高二语文 第2页(共8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史家在史学活动中,从历史记录、历史撰述多个方面,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信史理念,也进一步丰富了信史的内涵。
  B.宋代史学的义理化倾向主要表现为史学纪实与《春秋》所倡导的褒贬书法的结合,以及史家对隐藏的一般规律的探究。
  C.朱熹反对以成败论是非,他认为修史应该透过历史现象去观察背后蕴含的伦理,而不应该仅着眼于表面上的治乱兴衰。
  D.理学在宋朝的兴起影响了两宋史家的修史观念,理学家也都将眼光转向了史学,在史学的义理与考辨层面做出了贡献。
  3.下列选项能体现材料二中“义理与考辨并重的修史观”的一项是(3分)
  A.李心传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通过考证纠谬、逻辑推理的方式,指出了史料中的疑误,为后人纠谬提供线索。
  B.《儒林公议》的作者田况批评徐铉《江南录》的“天命归于有宋,非人谋之所及”这句话为“隐恶太过,非直笔也”。
  C.胡寅在《读史管见》中指出,理学与史学二者是“道”和“器”的性质与关系,并强调“以理揆之事,以事考诸理”。
  D.朱熹认为《资治通鉴》“帝曹魏而寇蜀汉,帝朱梁而寇河东”,不合天理纲常,对史事的记载不尽合《春秋》惩劝之法。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阐述了修史的观念,但阐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说明。(4分)
  5.北宋史学家刘颁在评价史书优劣时,认为“良史之才,博学善叙事,不虚美隐恶,故传之简牍,千余年而不磨灭”,你如何理解刘颁的观点?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木 牌 儿 肖复兴
  进天鹅岛农场不远,路边立着一块水曲柳的木牌儿。上面刻有几行字,要仔细辨认,才可以依稀看清:“天鹅岛上的第一个小公民梁月鹅生于此地。一九五八年五月十七日。”
  章理,站在木牌牌前,眯缝起眼睛仔细地望着它。纵横的鱼尾纹,像木牌牌的木纹,紧紧包围着他的眼角。
  啊! 木牌牌还在! 还在! 二十多年了,它还立在天鹅岛的路口,像个路标,指着进岛的方向。章理的心中注入一股激动的心绪。他跳上车,拍拍司机的肩头,说道:“快点儿开!”
  天鹅岛,啊,什么天鹅岛呀! 它四周被几条河环环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