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5题,约20340字。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2月联考
  语文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一、课内基础知识(本题共5小题,15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听仙乐耳暂明                     突然
  B.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营垒
  C. 烽火扬州路                         道路
  D. 士大夫之族                         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正确。句意:像听了天上的仙乐,耳朵也顿时清明。
  B.正确。句意: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就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C.错误。路: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句意:扬州战火连天。
  D.正确。句意:士大夫这类人。
  故选C。
  2. 下列各句中只含有一处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①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②暮去朝来颜色故
  B. ①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老大嫁做商人妇
  C. ①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②学不可以已
  D. 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②弟子不必不如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 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①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句意:第二年秋天,送客人到湓浦口。
  ②颜色:古义,容貌;今义,色彩。句意: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
  B.①风流:古义,英雄的事迹;今义,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或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或轻浮放荡。句意: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
  ②老大:古义,年纪大了;今义,排行第一。句意:年纪大了我只得给商人为妻。
  C.①次第:古义,光景、状况;今义,次序一个挨一个地。了得:古义,了却、了结;今义,用在惊讶,反诘或责备等语气的句子结尾,表示情况严重,没法收拾;不平常,很突出。句意:这般光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②没有古今异义词。句意: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D.①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很多人。句意: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
  ②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句意: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
  故选C。
  3. 下列各句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B.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C.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D.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 下列文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远方宾客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屈驾来探访我。)
  B.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学识渊博并且每日反省自我,就会见识高明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C.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代的大学问家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义、教授学业、解决疑惑的啊。)
  D.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主人下了马,客人登上船,举起酒杯想要喝酒却没有音乐。)
  5. 下列对课文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此诗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诗人对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B.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风格豪壮悲凉,用典贴切自然,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
  C. 《劝学》选自《荀子》。《荀子》全书现存32篇,是战国思想家荀子的著作集。荀子主张“性恶论”,在他看来,后天的努力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
  D. 《师说》作者从古学师道中提出观点,接着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再以孔圣崇道的事例进一步论证了“圣人”无常师。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雅与俗分别拥有各自的美学起源。进入现代社会,雅与俗的不同根须伸入文化乃至社会各个层面,产生种种隐秘的回响。雅俗之辩至今风头不减,甚至历久弥新。
  “雅者,正也。”雅被视为“正”的普遍规范。“雅”据说曾经是古代的乐器名称;中国古代诗学之中,“雅”又指一种文体,《诗经》之中有“大雅”“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