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480字。
2021级九年级下期第一次联合测试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阅读下面选段,完成问题。
中国文化绵延四千年,在全世界各民族中,拥有最yōu( )久的历史,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亦很丰富,由此养成了中国民族特有的克难精神,常能把它从抑扬顿挫的环境中救出。在中国历史上,这种事例祸不单行。如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十年卧薪尝胆,终灭强吴。此后中国所经内忧外患,种种惊涛hài( )浪,但中国民族终能加以克服。直到今天,哪怕局势风云变幻,依然在全世界各民族所有历史中完整依然,屹( )立不倒,所以说到克难精神,中国民族之伟大表现,就今天而论,可说是巧妙绝伦。
所谓“克难精神”,究竟是哪样的精神?追溯( )历史,中国人是凭借何种精神来克服诸艰?我们可以直截了当地说,主要的是凭借一股气。这一股气,在孟子的书里称为“浩然之气”。浩然之气由积聚“义”所生,至今在中国社会上还流行着“义气”二字。我们可以说,义气便是我们今天所要提倡的克难精神。何以说义气便是克难精神呢?人的本性,全都是趋利避害的,但有一种局面,只见害不见利,使人无可抉择。在此环境下,若是只问这事该不该做,却不问做了是利是害,这就是“义”。不问利害得失,如此积而久之,自然心定气壮,便渐有所谓浩然之气。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国的社会风尚,正因为一向就看重这一种义气,遂养成了举世无双的一种克难精神。
(选自钱穆《中华民族的克难精神》,有删改)
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字注音。
yōu( )久 惊涛hài( )浪 屹( )立 追溯( )
2.选文中画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抑扬顿挫 B.祸不单行
C.风云变幻 D.巧妙绝伦
3.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声音和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
B.实施分餐制可以有效拉大食客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阻止疾病的传播途径。
C.今年麦子的收成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
D.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4.运用“化抽象为具体”的方法,可以让情感表达形象化。请仿照画线句示例,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事例,体现中华民族的克难精神。(句式不限)
一个民族历尽艰险仍能屹立不倒,必然有他的克难精神所在;一种文明于跌宕起伏中仍传承不辍,也必然有他的克难精神所在。越王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历经十年,自强不息,最终战胜吴国,留下历史佳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8分)
5.名著阅读
行者丢下扇子道:“不停当!不停当!被那厮哄了!”三藏只道:“怎生是好!”……八戒道:“只拣无火处走便罢。”三藏道:“那方无火?”八戒道:“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
(1)这段对话选自《西游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故事情节,八戒说“东方南方北方俱无火”的潜台词是不往西天取经了,从中可以看出八戒一遇到困难就想着“______”(2个字)的心理。
(2)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