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260字。
高二语文考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下册,选择性必修上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一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
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对于中国今天的面目若明若暗。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希腊,不懂得中国,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或作讲演,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我们队伍中若干同志的作风。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我们应当说,没有科学的态度,即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态度,就叫做没有党性,或叫做党性不完全。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或者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马克思列宁主义是科学,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任何一点调皮都是不行的。我们还是老实一点吧!
(摘自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材料二:
毛泽东指出,我们要反对主观主义,就要宣传唯物主义,就要宣传辩证法;但是我们党内还有许多同志,他们并不注重宣传唯物主义,也不注重宣传辩证法;有些同志听凭别人宣传主观主义,也安之若素。毛泽东之所以强调宣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重要性,是因为只有真正懂得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才能真正做到实事求是,才能真正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才能真正克服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已经100多年,中国共产党已经做了9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要把替主观主义者画像的对子记下来,或者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就可以诊治主观主义、打倒主观主义。
B. 有些党员干部迷信鬼神,有些党员干部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反认他乡是故乡”,他们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C. 党员干部不能热衷于功名利禄、权力地位、享乐奢华,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解决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问题。
D.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工作方法,只有掌握了唯物辩证法,才能正确开展实际工作,才能持续推进党的伟大事业。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毛泽东的文章语言简明、犀利而又不乏生动,一针见血地指出主观主义的态度的种种弊端,并指出打倒它的必要性。
B. 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可以从客观实际出发,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方法。
C. 有些同志听凭别人宣传主观主义,也安之若素,这些同志往往难以做到实事求是,难以真正克服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
D. 主观主义者在认识世界、历史、人生、利益、未来等问题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片面性,这导致他们不懂或不讲辩证法。
3. 下列选项内容符合材料二中的“党性不纯、思想不纯”的表现的一项是( )
A.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并明确指出,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
B. 立场不稳,在大风大浪中经不起考验,信鬼神,抛弃信仰,对牺牲、奉献“嗤之以鼻”。
C. 领导干部要学会经受权力的考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慎独慎初慎微慎欲,注意强化自我约束。
D. 注重宣传唯物主义,与风水先生撇清关系,遇事不求神拜佛。
4. 材料一中用一副对子替主观主义者画像,请简要分析其论证作用。
5. 材料指出主观主义的种种危害,要求我们“改造学习”。材料对我们“做学问、干事情、搞研究”有什么启示?请简要分析。
【解析】
【导语】两篇材料均探讨了主观主义的问题。材料一来通过批判主观主义,强调科学态度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重要性,语言犀利,呼吁实事求是。材料二分析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在克服主观主义中的关键作用,指出信仰缺失带来的党性问题。两者共同表达了改进学习方法、提升思想认识的重要性,呼唤以科学思维推进革命事业和党的建设。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A.“只要……就可以诊治主观主义、打倒主观主义”错误。过于绝对。“对子记下来,或者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只是一种提醒和警示,并不是只要这样做就可以诊治主观主义、打倒主观主义,关键是要从思想根源上树立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真正做到实事求是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复活
[俄]列夫•托尔斯泰
这天夜里,卡秋莎久久不能入睡。她睁大眼睛躺在板铺上,望着那不时被来回踱步的诵经士女儿身子遮住的门,听着红头发女人的鼾声,想着心事。
在那个夜晚以前,她满心希望他回来,因此不仅不讨厌心口下的娃娃,而且常常对她肚子里时而温柔、时而剧烈地蠕动的小生命感到亲切。①但在那个夜晚以后一切都变了。未来的孩子纯粹成了累赘。
两位姑妈都盼望聂赫留朵夫,要求他顺路来一次,可是他回电说不能来,因为要如期赶回彼得堡。卡秋莎知道了这事,决定到火车站去同他见面。火车将在夜间两点钟经过当地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