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80字。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师源性学习障碍及对策
浙江省慈溪市天元中学  卢如明   周雄
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教师的原因,造成学习上的障碍,教育心理学上称为“师源性学习障碍”。它直接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创造性和主体参与精神,防碍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正常发挥。下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具体谈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师源性学习障碍的表现及其消除对策。
一、教学目标与师源性学习障碍及对策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预期教学结果和标准。现代教育把目标教学作为一种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克服教学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科学性和有效性。笔者曾对所任教的A、B两班进行一次教学实验。在教授一、三单元时,A班被告知教学目标,B班不被告知目标,在教授二、四单元时,反之。经评估测试,得到以下数据:








                
一二三四
优秀率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合格率
A33%8186%17%7580%40%8692%18%7878%
B15%7274%34%8088%18%7876%30%8489%

以上数据分析反映,教学目标是否被告知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据调查,将近90%的学生都希望上课前就知道本册书、本单元和本节课应达到的目标和要求。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不明确提出教学目标,就会构成学生的学习障碍。
教学目标是教师的教授目标,更是学生的学习目标。那么,怎样消除因教授目标不明确而引发的师源性学习“障碍”呢?
首先,要有明确的总体教学目标。每学期上新课之前,课任教师总要根据教材大致讲一下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作业布置及课时安排等情况。笔者认为更应该把本学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