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410字。

  课时总编号:       第   课时        年   月   日  星期        主备人        
  课题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
  学习
  目标 1. 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 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 梳理本文的说理思路,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学习
  重点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学习难点 1、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2、梳理本文的说理思路,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学习
  方法 合作探究: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探讨课文的深刻内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学习过程:学科组共案 用案人自我创新
  一、情景导入
  自由诵读: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思考:从以上的言论中,你读出了谁?  追问----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孟子?
  二、亮出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梳理本文的说理思路,把握孟子的论辩艺术
  三、走进作者
  孟子,名轲,字子舆,邹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荀子是先秦儒家的三位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的主要思想就是:仁、义、善。孟子有如下一些言论和思想:
  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