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20字。
《顶碗少年》教案
西南位育中学 董国俊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结构、立意都很清晰的自读课文,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作者大致了解一下,主要抓住顶碗少年两次失误后,少年和观众的不同的反映,揭示文章的主旨——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永不退却。此外,倒叙的写作方法也点下即可。
落实一个拓展问题,五分钟写一下白发老者与少年之间的对话,大家交流。
教学目标:
1、 德育目标,让学生了解到人生的路途上没有顺风车,要经历各种磨难,但是要永不退却,做一个真正的强者。
2、 知道下简单的倒叙的写法。
3、 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1
教师设置:一课时。
教学过程:
1、 导入。
2、 介绍作者,ppt。
赵丽宏 青年散文家,1951年生,上海市崇明县人。1968年高中毕业后回故乡插队,当过木匠、乡邮员、教师、县机关工作人员。1978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并开始创作诗歌和散文。大学毕业后当过《萌芽》杂志编辑,后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现为上海作协副主席。出版有《珊瑚》《生命草》《心画》等三十多部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作品曾数十次获奖,《诗魂》获新时期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赵丽宏:《书是永远的朋友》
按常理说,专业作家是以写作为生的。然而,先后著有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各种文学专著四十余部,作品曾数十次在国内外获各种文学大奖的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当代著名散文家赵丽宏,却一直觉得对自己而言,“写作还是业余的”。他说:“要说我有什么专业,只有读书”。在新近出版的《赵丽宏读书随笔》一书的自序中,赵丽宏又一次表白“最大的实惠和快乐就是读书。”
出生于上海的赵丽宏,从小就是个“书虫”,读书从来不管时间场合,“只要拿起一本有意思的书,就能沉醉其中,忘了一切。”赵丽宏往往是走路读,吃饭读,睡觉读,上厕所也读。从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