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9060字,答案扫描。

  湖南省益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 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时量150分钟,总分150分。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24年10月22日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发布原生鸿蒙系统 HarmonyOSNEXT。原生鸿蒙操作系统从内核、数据库到编程语言、AI大模型等实现全面自研,真正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标志着我国在操作系统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也见证着我国科技创新涌动的澎湃活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 “抓紧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健全强化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仪器仪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发展体制机制”。以操作系统等为代表的基础软件,在信息系统中起着基础性、平台性作用。  “地基”打得牢,信息产业、数字经济的“大厦”才能建得高。基础软件等领域的创新突破,不仅能为确保重要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安全可控提供科技支撑,也将为消费者的数字生活带来更多惊喜与可能。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才能在当前的竞争中赢得优势,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尤其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的背景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都更加需要各领域创新突破竞相涌现,汇聚成我国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的强大势能。
  重大自主创新成果的取得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无不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闯劲和韧劲。比如,嫦娥六号完成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实现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月背起飞上升等三大技术突破,成为我国探月工程的重要里程碑。这背后,凝结着我国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又如,数万名研发工程师全力投入,日夜攻关,以十年磨一剑的坚守和努力,托举鸿蒙成为中国市场的第二大操作系统。瞄准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短板,一棒接着一棒去创新,才能实现更多科技领域从“跟跑”  “并跑”到“领跑”的“弯道超车”。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单打独斗,而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截至目前,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生态设备超过10亿台,已有超15000个鸿蒙原生应用和元服务上架。原生鸿蒙生态的发展跑出“加速度”,背后离不开生态伙伴的积极参与、675万开发者的创新贡献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反馈与支持。未来鸿蒙要成为真正的移动和万物互联的操作系统,仍需要千行万业持续推进鸿蒙原生应用的开发、上架以及迭代升级。不论是哪一个企业还是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从“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到中国空间站欢迎国外航天员、太空游客来做客,印证着科技合作是大势所趋,创新必须在开放、合作、共享中才能实现。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王亚平就是在电视机前观看的那一刻,有了自己的飞天梦想。而她又通过三次太空授课,将这个梦想的种子种在无数青少年的心中。一个个重大创新突破的意义不仅在于当下带来的振奋,也在于示范效应对创新精神的激发、对创新文化的涵养、对创新氛围的营造,而这些,都是铺就通往未来、赢得未来的康庄大道的基石。
  (《原生鸿蒙操作系统照见中国创新活力》,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里,我重点就此谈一些认识。
  去年7月以来,我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12月中旬,在中央经济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生鸿蒙系统标志着我国在操作系统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利国利民的自主创新成果。
  B.新质生产力必然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
  C.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D.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的生产力是新质生产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相对落后的科技领域要从“跟跑”到“领跑”,可能需要长时间多代人的持续努力。
  B.科技创新能为消费者的生活带来惊喜与可能,消费者的反馈与支持也会促进科技创新。
  C.从“中国的北斗”到“世界的北斗”,表明“北斗”项目并非中国科技的自主创新成果。
  D.我国只有在基础软件等领域实现创新突破,才能托举我国信息产业、数字经济的繁荣。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二中新质生产力的“创新”的一项是(3分)
  A.运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药物治疗各类疑难杂症。
  B.益阳某地书店开展线下作者签名售书现场活动。
  C.中国电信亮相2024工业博览会引领工业智造。
  D. “益教云”平台整合传播益阳市本地教育资源。
  4.材料一列举了“嫦娥六号”“中国航天员”杨利伟和王亚平的事例,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请结合“新质生产力”这一伟大概念的形成过程,分析概括“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6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吴召儿
  孙犁
  北斗星转下山去,我们才到了她①的姑家。夜深了,这样高的山上,冷风吹着汗湿透的衣服,我们都打着牙噤。钻过了扁豆架、倭瓜棚,她尖声娇气叫醒了姑。老婆子费了好大工夫才穿好衣裳开开门。一开门,就有一股暖气,扑到我们身上来,没等到人家让,我们就挤到屋里去,那小小的屋里,简直站不开我们这一组人。人家刚一让我们上炕,有好几个已经爬上去躺下来了。
  “这都是我们的同志。”吴召儿大声对她姑说, “快给他们点火做饭吧!”老婆子拿了一根麻秸,在灯上取着火,就往锅里添水。一边仰着头问:
  “下边又‘扫荡’ 了吗?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