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8840字,答案扫描。
台州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语 文 2025. 0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随着当代社会与教育的飞速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命题目前也极容易受到两种极端思维的干扰。一个极端是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个应当抛弃的完全过时的教育主张;另一个极端是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意味着教育要重新回到“美好”的旧时代(20世纪50-70年代)。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走出这两个极端思维的误区,就必须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命题做出合乎新时代的合理诠释。
(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劳动教育的中介地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真正实现,必须通过教育在生产过程之中和生产过程之外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两种“结合”形式相互支持才能得以完成。最重要的原因乃是现代生产劳动中科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为当代和未来生产劳动的决定性因素。当代社会的劳动者已经不可能仅仅通过生产过程的参与去完全学习、掌握这一过程所必需的大量科技与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越来越紧密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未来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独立于生产过程的学校教育的时间会越来越长,终身教育将成为现实。因此“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就绝不可以将劳动教育与科学文化的学习看成是彼此排斥而非相互促进的关系。让学生放弃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要的科技知识的学习,简单强调参加过多体力劳动的旧思维,不仅违背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本意,实质上更是对这一教育原则的严重背离。
此外,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还同时意味着劳动教育的中介地位。也就是说,学校开展的“劳动教育”与严格意义上的“生产劳动”在性质与功能上是有严格区别的,学校的劳动教育不过是德、智、体、美基本素养培育完成后让学生通过有教育意义的劳动实践去检验学习成果,得到实践锻炼,并为在未来真正投入包括生产劳动在内的不同劳动过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做最好准备。如果我们从语言的逻辑上分析,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表述本身,就意味着“生产劳动”已经是“教育” (德、智、体、美)之外的事物,两者才需要“结合”。所以,尽管从强调劳动教育重要性的工作需要出发,教育方针上可以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认识到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并非处于同一逻辑层次。劳动教育内含着价值观、科学技术、体力、美感等德、智、体、美教育的因素;德、智、体、美各育也是实现劳动教育的最重要的教育形式,脱离德智体美各育、孤立开展劳动教育只在有限的范围是有意义的。所谓劳动教育“进课堂”,应理解为劳动教育在价值观上走进德智体美诸育的全部课堂,而非过多强调在课表上专列多少课时的劳动教育专门课程。
(二)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劳动教育的核心目标
若我们承认,将新时代的劳动教育等同于20世纪50-70年代的“学工、学农” (体力劳动)教育,实质上是延续了过去对于劳动概念本就错误的理解,则今天我们再讲“教育与
台州市高一语文期末试题 第1页 共8页
生产劳动相结合”时,教育应该与什么样的“劳动”相结合,就成为一个有待讨论的严肃话题。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命题也许应当改为“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这一方面是因为“劳动”概念的当代形态不仅包括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更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劳动”早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头提到“两种极端思维”,其产生的根源是相同的,都是在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命题的理解上还停留在过去的时代。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真正实现,也逐渐导致现代生产劳动中科学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成为当代和未来生产劳动的决定性因素。
C.学校的劳动教育是在德、智、体、美基本素养培育完成的基础上,再通过有教育意义的劳动实践,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好相关准备。
D.随着新的劳动形态的不断涌现,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命题表述为“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可能更为准确。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B.提倡劳动教育“进课堂”,就是要让劳动价值观的培养走进学校的全部课堂。
C.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劳动与消费、休闲等生活的边界越来越清晰了。
D.在当代社会,劳动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也是人们精神生活、个体成长的需要。
3.文章对“劳动”概念作了新的诠释,下列选项不属于作者所说的“劳动”的一项是(3分)
A.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活动。 B.退休老人晚上一起跳广场舞。
C.在自媒体上分享旅游、购物等体验。 D.周末到养老院陪老人聊天。
台州市高一语文期末试题 第2页 共8页
4.作者说“必须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命题做出合乎新时代的合理诠释”,文中就此提出了哪些新的看法? (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海天之间
赵德发
多年来,我痴迷于一个空间:海天之间。
去海边游逛,坐轮船涉海,乘飞机越洋,我都注意观察,浮想联翩。
我家离海有三公里远,我不出门时经常去窗口瞅一瞅。写作累了,从书桌前站起来看看海,是我最好的休息方式。这个城市的电视台善解人意,在海边安上了直播设备。无论我在哪里,往手机上轻轻一点,眼睛便与那儿的高清摄像头“并机”了。我近距离地注视着大海、天空,心神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