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525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对于影响创造力的个体因素,一些研究者聚焦于思维过程、认知方式和智力水平,而另一些人则着重关注包括情绪、动机、人格、自我效能感等非认知因素的影响机制。
一般认为,积极情绪可能增强个体在不同观点间的转化、联系能力,促进思维的发散性和认知的灵活性,有助于创造力提升;消极情绪则不利于创造性表现。此外,研究表明,情绪的激活水平与创造力也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出倒U型特点:从较低到中等水平的情绪激活能逐渐提高认知坚持性,带来越来越好的创造性表现;极端高的激活水平使得思维无序,极端低的情绪状态又无法达到促进创造力思维的基本阈限。在情绪激活状态下,个体可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有助于提高个体在创造力任务中的认知加工水平。有学者认为,积极情绪可提高认知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影响时间较短;消极情绪可提高坚持性,影响时间相对较长。
几乎所有学者都承认内部动机对创造力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当兴趣、愉悦感和挑战性成为人们从事一项任务的动力源泉时,表现会更具创造性。外部动机对创造力的影响不一,指向创造本身的外部动机可提高创造力,而指向创造结果或任务完成度的外部动机会抑制创造力。
(摘编自李晓巍《非认知因素对个体创造力的影响》)
材料二:
人的创造行为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脑最高层次的机能。创新思维与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密切相关。聚合思维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发散思维以形象思维为基础,试图就同一问题沿不同角度思考。简单说来,聚合思维是把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都考虑到之后,再寻求一个最佳答案,而发散思维则是围绕着问题多方寻求不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既包括认知因素,也包括非认知因素。
B.积极情绪可能促进思维的发散性,从而提高个体创造力。
C.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都以创新思维为基础,能带来变革。
D.用实证测评的手段研究人的创造力,可能暂时是安全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极端高的情绪激活水平会使得创造性表现不佳。
B.聚合思维对深入认识事物的规律具有重要作用。
C.学校应充分重视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关注和培养。
D.基于人类伦理的创造力需要打破一切既有平衡。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材料中创新思维的一项是( )
A.田忌的三匹马整体实力不如齐威王的马,但在孙膑的指点下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最终赢得了比赛。
B.安史之乱长安陷落时,杜甫无从知悉前线战况和妻儿消息,忧心如焚却又百无聊赖,用手在空中划着字。
C.诗人洛夫参观菲律宾的一座烈士陵园时深感震撼,以“白色墓园”为题,抒写了所见的几十种白的意象。
D.一家企业把温室技术、排烟技术、建筑技术等多种技术聚合起来,建成了新式发电厂——气流发电厂。
4.下列选项对材料二图文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都可以引发创造活动。
B.学龄前儿童更具有想象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C.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创造力会明显下降。
D.40岁以后,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均趋于平稳。
5.张老师为课文《短歌行》设置了如下学习任务,认为它有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
情境写作:假如你是校图书馆“感悟经典之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推广活动的骨干成员,请为《短歌行》写一段推荐词。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风拂面
孙春平
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
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师傅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他很健谈,手忙嘴不停,此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