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530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2022年“五四青年节”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纪念日。学校组织了“新时代新青年——纪念共青团百年华诞”活动,你所在班级负责制作“青年节宣传册”。宣传册第一部分介绍《新青年》的历史。下面是同学们找到的材料,请帮他们解决在手册制作中遇到的问题,完成后面小题。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创刊。该杂志宣传倡导科学、民主和新文学。十月革命后,《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成为宣传马列主义【甲】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的阵地。
  1916年9月,李大钊发表《青春》,号召青年“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
  1917年4月,《新青年》发表了青年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毛泽东指出身体犹如“载知识之车”“寓道德之舍【乙】“无体是无德智也”。
  1917年8月,《新青年》向鲁迅约稿。鲁迅在《<呐喊>自序》回忆说:“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每写些小说模样的文章,以敷衍朋友们的嘱托。………在我自己,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遐顾及的。"
  1.有同学认为划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下列判断有误一项是(    )
  A.“惮”应读为“dàn” B.“慰藉”应该写为“慰籍”
  C.“憎”应该读为“zēng” D.“不遐顾及”应该写为“不暇顾及”
  2.有同学对【甲】【乙】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这两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3.有同学不理解“《新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号角”“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之囹圄”中的“号角”“囹圄”两词,根据文段内容和词典释义,你认为这两个词在材料中的意思分别是(    )
  ①号角:词典释义是“军队中传令用的吹奏乐器”,在文中的意思是 
  ②囹圄:词典释义是“监牢”,在文中的意思是 
  A.①传令者②困境 B.①宣传者②困境
  C.①宣传者②束缚 D.①传令者②束缚
  4.鲁迅的《呐喊》塑造了多个特色鲜明的文学形象,下面四个人物形象,哪一个不是《呐喊》中的人物?(    )
  A.闰土 B.孔乙己 C.双喜 D.阿长
  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五千年华夏文明,有一个字贯穿始终,那就是“福”。“福”是中华民族的深沉文化基因,反映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永恒追求。“福”的文化象征、心理寓意极其丰富,伴随着时代变迁,“福”的思想内涵不断演变、拓展,并逐渐有了新的定义和解读。
  从甲骨文字形看,“福”代表着祭祀、祈福。祈愿祝福是“福”的文化内涵核心,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对理想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