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0290字。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抽测卷
  七年级语文
  考生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所有试题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否则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学校开展“探寻丝路之美”历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任务。
  ●【搜集??整理】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___________。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后来,汉朝又kāipì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___________,共同pǔxiě了人类交融互鉴、___________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开创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延续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载着___________载入___________
  kāipìpǔxiě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相互往来  交相辉映  共同发展 B. 相互往来  共同发展  交相辉映
  C. 交相辉映  共同发展  相互往来 D. 共同发展  相互往来  交相辉映
  (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答案】(1)zàizǎi  开辟  谱写(2)A   
  (3)将“开创”和“延续”的位置互换。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
  载着:zài zhe,表示某物(如车、船等)装载着其他东西或人。
  载入:zài rù,记录或写入(某物或某书中)。常用于形容重要事件、成就或人物被正式记录在历史、书籍等中。
  开辟:kāi pì,打开通路;创立(多用于抽象事物)。
  谱写:pǔ xiě,写作(乐曲等);比喻用行动、语言等创造出(值得记载的事迹或篇章)。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相互往来:指双方或多方之间频繁地交流、访问或交易。
  交相辉映:各种光亮、彩色等互相映照,常用于形容美好的事物或景象相互映衬,更加美丽。
  共同发展:指双方或多方一起发展,共同进步。
  第一空:根据“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___________”可知,这里强调的是双方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因此“相互往来”最为贴切。
  第二空:根据“二者___________,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两条贸易路线之间的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类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因此“交相辉映”最为恰当。
  第三空:根据“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___________的历史篇章”可知,这里强调的是贸易往来带来的积极影响和结果,即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共同发展,因此“共同发展”最为合适。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主要在于“开创……历史”和“延续……未来”的搭配不当;将“开创”和“延续”的位置互换。
  2. 一位同学准备去做“文化记忆——中国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的志愿讲解员,他拟写了下面的一段讲解词。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本次展览展示了丝绸之路沿线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___________
  ①展品的年代跨越也十分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
  ②展品涉及21个民族,展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
  ③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
  ④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A. ④③①② B. ③①②④ C. ②③①④ D. ①③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排序。
  ③“展品的种类十分丰富,包括乐器、瓷器、织锦、刺绣等”先介绍展品的种类,为首句;
  ①“展品的年代跨越也十分久远,有西汉时期的铜鼓,也有明清时期的瓷器”再介绍展品的年代跨越,根据句中“也”可知,紧随③句,为次句;
  ②“展品涉及21个民族,展现了这些民族丰富的非遗文化”介绍展品所涉及的民族,根据句末的标点为句号,可知为第三方面的内容,为第三句,
  ④“展览中的所有展品,既体现了精湛的技艺,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总结展览的意义,为末句;
  正确排序为:③①②④;
  故选B。
  ●【实践??服务】
  3. 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