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090字。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7分)【鱼•百态】
1. 诗文多记“鸟兽虫鱼”,根据课文内容默写。
(1)鸡声茅店月,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2)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鸟下绿芜秦苑夕,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4)_______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5)李白所写临溪垂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寓了未来之望。(李白《行路难》)
(6)欧阳修临溪而渔,则是一番悠然闲适。所得快乐不在酒,也不在垂钓,正如他自己所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答案】 ①. 人迹板桥霜 ②. 云横秦岭家何在 ③. 蝉鸣黄叶汉宫秋 ④. 蓬山此去无多路 ⑤. 闲来垂钓碧溪上 ⑥. 忽复乘舟梦日边 ⑦. 醉翁之意不在酒 ⑧. 在乎山水之间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注意重点字:蝉、蓬、溪、翁。
2. 小语为这一主题活动撰写了导入语,请你帮他完善,完成问题。
诵读《孟子》,一句“鱼,我所欲也”,传承了千年。溯回历史,你会发现“鱼”贯穿于人类文明发展始终。它是鲜yán( )的彩陶上蜿蜒的鱼纹,是承载着阴阳哲思的鱼图,是流俗“鱼跃龙门”中的欢欣和wǎng( )然中折射的文人对自身命运的关照……顺时而下,“鱼文化”的内涵并没有停滞( ),现代文化中它还代表着富饶、繁荣和幸福。春节期间,人们会用年画、窗花等形式来表现鱼的形象,寄寓的富贵有余的企盼不谋而合。
鱼在水,人临渊,可观、可赏。赏是一种情志,观是一种境界。以鱼见万物,以万物悟人生。若是这山水天地少了游鱼,不是少了一份自然的灵动,而是少了一份逍遥的意趣。希望此次探究之旅,也能让你观鱼、见人生。
(1)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鲜yán_____
②wǎng _____然
(2)给加点字注音。
停滞
(3)文中划线词语使用不当,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是( )
A. 不约而同 B. 不言而喻 C. 不期而至
(4)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可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中“稍逊风骚”和《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的“骚”本意都与《楚辞》中的《离骚》有关。
B. 明清时期,乡试通常每三年举行一次,考中的就是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
C. 颜真卿诗句“三更灯火五更鸡”中的“更”是古时晚上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
D. 古人的称谓中有敬辞和谦辞,比如“在下”“晚生”“世先生”都属于谦辞。
4. 小说是一片五彩斑斓的天地。九年级(1)班将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请你参与。
(1)【一言蔽之品经典】本学期,我们阅读了不少的经典作品,请你任选一篇,就你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
示例:《故乡》——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
作品:《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刘姥姥进大观园》
(2)【众说纷纭话读书】同学们就“是否要阅读长篇名著”展开激烈讨论,请你针对反方观点,代表正方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结合具体作品)。
反方:我方不赞同读长篇名著。长篇名著的篇幅太长,读起来费时费力,对学习也没什么帮助。
正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