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310字。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一个大的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的矛盾。例如,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有中国社会各被压迫阶级和帝国主义的矛盾,有人民大众和封建制度的矛盾,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等,情形是非常复杂的。这些矛盾,不但各各有其特殊性,不能一律看待,而且每一矛盾的两方面,又各各有其特点,也是不能一律看待的。我们从事中国革命的人,不但要在各个矛盾的总体上,即矛盾的相互联结上,了解其特殊性,而且只有从矛盾的各个方面着手研究,才有可能了解其总体。所谓了解矛盾的各个方面,就是了解它们每一方面各占何等特定的地位,各用何种具体形式和对方发生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关系,在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中,以及依存破裂后,又各用何种具体的方法和对方作斗争。研究这些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列宁说:“马克思主义的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就是说的这个意思。我们的教条主义者违背列宁的指示,从来不用脑筋具体地分析任何事物,做起文章或演说来,总是空洞无物的八股调,在我们党内造成了一种极坏的作风。
  研究问题,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所谓主观性,就是不知道客观地看问题,也就是不知道用唯物的观点去看问题。所谓片面性,就是不知道全面地看问题。例如:只了解中国一方、不了解日本一方,只了解共产党一方、不了解国民党一方,只了解无产阶级一方、不了解资产阶级一方,如此等等。一句话,不了解矛盾各方的特点。这就叫做片面地看问题。或者叫做只看见局部,不看见全体,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这样,是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方法的,是不能完成革命任务的,是不能做好所任工作的,是不能正确地发展党内的思想斗争的。孙子论军事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他说的是作战的双方。唐朝人魏徵说过:“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也懂得片面性不对。可是我们的同志看问题,往往带片面性,这样的人就往往碰钉子。《水浒传》上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后来改变方法,从调查情形入手,于是熟悉了盘陀路,拆散了李家庄、扈家庄和祝家庄的联盟,并且布置了藏在敌人营盘里的伏兵,用了和外国故事中所说木马计相像的方法,第三次就打了胜仗。列宁说:“要真正地认识对象,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我们决不会完全地做到这一点,可是要求全面性,将使我们防止错误,防止僵化。”我们应该记得他的话。表面性,是对矛盾总体和矛盾各方的特点都不去看,否认深入事物里面精细地研究矛盾特点的必要,仅仅站在那里远远地望一望,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这样的做法,没有不出乱子的。中国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同志们所以犯错误,就是因为他们看事物的方法是主观的、片面的和表面的。
  (摘编自毛泽东《矛盾论》)
  材料二:
  研究矛盾的特殊性或相对性,要从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个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的各个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各个方面,研究所有这些矛盾的特性。对此,毛泽东特别强调,“离开具体的分析,就不能认识任何矛盾的特
  1.下列对材料二中画横线语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矛盾特殊性主要有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两种情形,所以要主抓这二者。
  B.毛泽东对辩证法学说中两个重要概念的阐释,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一致好评。
  C.施拉姆认为,确定当时中国哪种因素或矛盾占主导地位仅是个复杂的理论问题。
  D.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矛盾的认识和研究,对于当时中国革命斗争的成败关系极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事中国革命的人,要全面了解中国革命过程中的各个矛盾,每个矛盾和每个矛盾的每一方面都不能一律看待。
  B.《水浒传》中宋江三打祝家庄,两次都因情况不明、方法不对打了败仗,这是因为他存在主观性和片面性的问题。
  C.如果只粗枝大叶地看到一点矛盾的形相就想动手去解决矛盾,这样就会犯表面性错误,不论做何事都会出乱子。
  D.毛泽东认为,不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和非主要的区别及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就可能犯错误。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引用“只看见树木,不看见森林”等熟语,使论证语言更加典雅,增添了可读性,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观点。
  B.材料一第二段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局部采用递进式结构,依次论证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的错误方法。
  C.材料二第一段连用九个“各个”,帮助读者了解各种形式的矛盾及矛盾的每一方面,列举全面,但也使行文啰唆。
  D.材料二中“特别强调”“最显著的贡献”“敏锐地意识到”等词,既能提醒读者注意,也流露出对毛泽东矛盾论正确性的赞美。
  4.材料一中毛泽东同志两次引用列宁的话,请简要分析引用的目的。
  5.学习毛泽东的《矛盾论》可以让我们在研究问题时避免哪些误区?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正月(节选)
  孙犁
  多儿十二岁当儿童团,十五岁当自卫队,那年全区的妇女自卫队验操,她投的手榴弹最远。经过抗战胜利,经过平分土地,多儿今年十八岁了。几年间,不断有人来给她说婆家。
  姐姐常常是妹妹的媒人,她们对多儿的婚事都很关心。腊月里,大姐分了房子、地,就和丈夫商量上娘家去一趟,顺便问三妹的婆家说停当了没有。
  丈夫答应得很高兴。到集上买了一串麻糖,十个柿子,回来自己又摊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