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260字。
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诊断性调研
七年级语文学科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5小题,16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烧灼/商酌 模拟/不可捉摸 B.愧怍/枯槐 迷茫/锋芒毕露
C.田垄/合拢 俯瞰/五脏六腑 D.卓越/哀悼 憎恶/深恶痛绝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字词的读音。
A.“烧灼”的“灼”读作“zhuó”,“商酌”的“酌”读作“zhuó”,“模拟”的“模”读作“mó”,“不可捉摸”的“摸”读作“mō”;
B.“愧怍”的“愧”读作“kuì”,“枯槐”的“槐”读作“huái”,“迷茫”的“茫”读作“máng”,“锋芒毕露”的“芒”读作“máng”;
C.“田垄”的“垄”读作“lǒng”,“合拢”的“拢”读作“lǒng”;“俯瞰”的“俯”读作“fǔ”,“五脏六腑”的“腑”读作“fǔ”;
D.“卓越”的“卓”读作“zhuó”,“哀悼”的“悼”读作“dào”;“憎恶”的“恶”读作“wù”,“深恶痛绝”的“恶”读作“wù”;
故选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斑阑 微不足到 疲惫 酣然入梦 B.荒辟 语无伦次 服侍 血气方钢
C.惶恐 耀武扬威 艰韧 心有灵犀 D.烦琐 大庭广众 晌午 姗姗来迟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字词书写的正确。
A.“斑阑”的“阑”改为“斓”,“微不足到”的“到”改为“道”;
B.“荒辟”的“辟”改为“僻”,“血气方钢”的“钢”改为“刚”;
C.“艰韧”的“艰”改为“韧”;
D.正确。
故选D。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在班长的组织下,校庆日当天我们班同学都不期而至,一起探望母校的老师。
B.陆教授虽然身为学界专家,但他从来都不耻下问,经常找学生交流学术问题。
C.苏轼在政治上遭受一连串打击,却从不悲天悯人,而是坦然面对自己的困境。
D.所谓“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就是登山时要目不窥园,注意脚下安全。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
A.“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指意外碰见。但句子中是在班长组织下一起行动,是有约定的,该词使用与语境不符;
B.“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此处符合语境;
C.“悲天悯人”:对社会和人民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即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民的痛苦),此句说的是苏轼面对自己的困境,使用对象不当;
D.“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专心致志,不为外事分心,这里用于写登山要注意看路,不符合语境;
故选B。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一项是( )(2分)
A.在智能化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会改变各个行业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B.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国企要充分发扬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
C.本次“文物里的广州智慧”主题展览中,近半数左右的展品为首次亮相的珍贵文物。
D.经过共同努力,第三学习小组在班上的成绩正由“并跑”向“领跑”“跟跑”发展。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有误,词语搭配不当,将“发扬”改为“发挥”;
C.有误,语意重复啰嗦,删掉“左右”;
D.有误,语序不当,应该改为:由“跟跑”向“并跑”“领跑”发展;
故选A。
5.班级准备开展主题为“走近鲁迅”的实践活动,为了搜集素材,小越提议参观广东文学馆与鲁迅家属合力打造的“鲁迅家”展厅。请根据材料完成以下任务。(8分)
【参观展厅】小越和你在展厅获得了以下信息:
“鲁迅家”展厅回顾了一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与夫人许广平从相遇、相知到结为伴侣的革命历程。1927年,鲁迅到达广州之前,由于工作的关系和许广平分隔两地,其间他们互通书信,鲁迅把这段时间的通信结集称为《两地书》。展厅特别设计了互动装置“两地书”,浪漫地再现了当年鲁迅许二人互通书信的景象。
【查阅资料】参观后小越和你查阅报刊,看到了媒体对鲁迅长孙周令飞先生的采访:
羊城晚报:现在国内外关于鲁迅的纪念机构已不少,这个展厅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周令飞:讲到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定会提到鲁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