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650字。
河北省石家庄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12分)
1.(10分)以下是小文同学所写的语文学习总结,请你帮助他完善。
时光荏苒,这学期的语文学习可谓精彩纷呈。在课堂上我们看遍了四季美景,感知了春之(jiāo mèi),夏之热烈,秋之静谧,冬之沉静。
我们一起聆听亲情故事,感受成长的欣喜。同时我们还结识了很多人,比如耐心(hé ǎi),重塑生命的莎莉文老师;对技术精益求精,对人民极端热忱的白求恩医生;直到老年依然不辍劳作,任劳任怨的朱德母亲;随时准备取义成仁,献身革命的陈毅同志;对儿子谆谆教诲,咄咄逼人的诸葛亮。
在活动探究单元,我们(甲)通过阅读了解了人与动物的相处方式,(乙)近距离观察动物,丰富了生命体验。最后我们学习了想象,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想象是一扇窗,可以拓展视野;想象是一座桥,可以通往未来;想象是,。
这学期我们阅读文字,感知世界,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希望在下学期,我们能继续乘语文之舟,泛知识之海。
(1)根据文段中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jiāo mèi)
②(hé ǎi)
(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2分)
①热忱
②不辍
(3)文中加波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精益求精
B.任劳任怨
C.取义成仁
D.咄咄逼人
(4)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只有 就
B.不仅 而且
C.无论 都
D.即使 也
(5)请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句子,使之与前面两句形成排比句式。(2分)
2.班级想为本次活动拟定主题,请你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写在下面横线处。(2分)
① (徘徊/徜徉)语文世界
② (绽放/释放)青春之花
第二部分(58分)
3.(7分)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诗歌的景与物中往往渗透着诗人的情感。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① ,② ”中“杨花”既点出闻讯的时节,也传达出漂泊无依的伤感;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③ ”一句中“夕阳”加深了主人公浓重的乡愁;王湾《次北固山下》“④ ,归雁洛阳边”中的“雁”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表达乡愁;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⑤ ,落花时节又逄君”中“落花”寓意甚多,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遥怜故园菊,⑥ ”中“故园菊”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甚至《论语》中孔子“⑦ ,不舍昼夜”都是在面对流动的河水时,发出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叹息。
(6分)学习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小语制作了下面的古诗积累卡片,请你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
明月寄相思
1.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泊船瓜洲》)
4.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望月有感》)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注:婵娟即月亮)
4.小文阅读古诗积累卡后,发现了一个问题,和小语进行交流,请结合语境,补全小文的话。(2分)
小文:小语,我觉得“① ”这句诗放在这里不合适,因为② 。
5.下面对诗句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歌题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从《月夜忆舍弟》这个题目中可以看出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弟弟的思念之情。
B.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
C.白居易“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句意思是一家人在一起看明月而有感落泪。
D.“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江岸美丽的春色。其中“绿”字极富表现力,把看不见的春风转化为鲜明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