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8930字。答案扫描。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张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回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老人与海》用简洁的文字塑造了鲜明的“硬汉”形象。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后更是遭到了失败。但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凭借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奋勇抗争。虽然大马林鱼没有被保住,但老人却捍卫了自己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这样一个“硬汉”,正是典型的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表的一些短属小说里,海明威描写了一些季击师、斗牛士、猎人等形象,他在这些下层人物的身上就予了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性格。《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形象就是这种性格的发展与升华。老人在与鲨鱼进行的殊死搏斗中,表现出的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虽败犹荣,老人的精神并没有被打败。可以说,他完美地体现了作者所说的
  “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思想。
  长期以来,人们把评价圣地亚哥的形象停留在老人与外界困难之间的斗争上,认为这表现了小说的主题和人物精神,这样的分析未免浅薄。老人与大马林鱼、鲨鱼等的斗争是大家可以看见的。它们象征了社会中的或明或暗的危险,但别忘了圣地亚哥是一个人在与危险作斗争。一个人的战争是残酷的,他既要与外界的敌人斗争,还要与自己斗争,而与自己的斗争是最关键的。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没有人能够打败自己,打败自己的人就是自己。海明威作品的内涵是丰富的,这就是他的“冰山”创作风格的体现,他说:“冰山在海里移动之所以显得庄严宏伟,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的部分露出水面。”作品是八分之一,读者的理解是八分之七。老人在与大马林鱼和鲨鱼斗争的时候,他完全可以割断钓丝和绳子,从而免受皮肉之苦,但他没有这样做,他选择了与自己斗争,他调动自己的精神、毅力和智慧与困难和自己作斗争,他认为“痛苦在男子汉不算一回事”“我也要让它知道什么是一个人能够办得到的,什么是一个人忍受得住的”。一个人在无依无靠时,人性中懦弱的一面会显露出来,这源于“本我”的原始性,但若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不足以表现人类的顽强进取精神。弗洛伊德把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人只有克服自然本性的“本我”克服“自我”的弱点才能达到“超我”的境界。老人正是在内心与“本我”和“自我”的斗争中。才成就了伟大的圣地亚哥和海明威。鲁迅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圣地亚哥就是这样的勇士,海明威正是这样的英雄。
  作家把创作当作自己的生命,海明成在1945年后遭遇一连串的变故,加之创作上的“瓶颈”。导致诽谤声四起,他于1952年创作《老人与海》,彰显了自己的人生高度。此后,病痛、流言、写作高度的不能逾越一直折磨着他,他不能突破自己,他选择了用死来捍卫自己创造的高度,他把自己定格在人生的辉煌巅峰。
  (摘编自李兴春《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与海明威》。有删改)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应谈会上曾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两次出访古巴,习近平都特意踏访海明威的写作之地。海边的栈桥、戏水的孩子、海明威爱喝的“莫希托”酒,都让他对海明威这位文坛硬汉有了更直接的了解和感悟。“《老人与海》描述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海明威小说中塑造的“硬汉”形象,形成海明威式的小说人物。在他发表的小说里,都赋予了人物百折不挠、坚强不屈、敢于面对暴力和死亡的“硬汉”性格。
  B.《老人与海》塑造一个“硬汉”形象,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他的身上体现了海明威所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思想。
  C.作者认为把评价圣地亚哥的形象停留在老人与外界困难之间的斗争上,以此判定小说的主题和人物精神,未免浅薄,还应透过作品的“八分之一”去理解“八分之七”。
  D.弗洛伊德把人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圣地亚哥正是在内心与“本我”和“自我”的斗争中,达到“超我”的境界,成就了伟大的圣地亚哥和海明威。
  2.下列对材料二、材料三的原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二写到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高度评价老人与海》描述的精神,确实是一种永恒的精神,足见经典作品对后世文化影响深远。
  B.材料二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提到海明威以及他的作品《老人与海》这足以说明该作品具有深远的社会现实价值。
  C.材料三指出海明威属于“迷惘的一代”,但他却积极反抗时代的悲颓,现在的年轻人却越来越没有工作动力,生活无精打采。
  D.材料三认为《老人与海》的现实意义在于激励着一代代青年人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开朗的态度面对生活困境,不颓废不消极,面对生活要斗志昂扬。
  3.下列事例,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上述材料中所论述的“硬汉精神”的一项是()(3分)
  A.边防战士陈祥榕的事迹             B.抗击疫情中的“逆行者”
  C.现实生活中的“佛系青年”          D.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4.三则材料都谈到《老人与海》中的精神,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5.《老人与海》中的精神,时至今日仍具有现实意义。请结合自身体验与现实,谈谈“硬汉精神”对你的启示。(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裕禄》
  何香久
  县委常委会连夜召开,会议室里气氛有些紧张,大家一个个神情严肃,烟灰缸里烟头满满的。常委会快接近尾声了,程县长作结论:“关于对张营公社干部大吃大喝、饿死拼牛问题的处理,大家争论了半天,虽然没争出个结果,但是大家都上了一课。这个问题我们就暂时不再讨论了。散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