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17240字。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A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书画,最讲笔墨气韵。即便使用现代印刷术复制,有时也很难将其精微处完美还原。然而,中国古人发明了一种方法,令复制的书画作品足以乱真。这项技艺,便是神奇的“东方版画艺术瑰宝”——木版水印。
“它根据原画内容和笔意,持刀如笔,设色如画,用和原作一样的颜色、笔晕,在和原作一样的宣纸上来印,因而能够适应中国水墨画的特点。”叶圣陶道破了其中奥秘。
不用油墨、网纹,以水为媒介,根据水墨渗透的原理显示笔触墨韵,木版水印既追求苍劲淳厚、明朗清晰的肌理效果,又能有水墨淋漓、朦胧淡雅的烟雨意境,时而明丽清澄如渡春江,时而又散淡枯瘦如阅冬山,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作的韵味,备受文人青睐。
“以纸本水性颜料为媒材,以雕版镌刻为主要印制技术的水印版画形成了一个历史悠久、技术完备、成果辉煌的视觉文化生产与传播系统,曾对17世纪日本浮世绘木版画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在世界版画图谱中形成了以铜版、石版、油印木刻为主的西方版画语言样式和以中国木版水印为代表的东方版画语言样式两大板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水印版画家陈琦说。
然而,清末,随着机械化印刷技术不断发展、西方照相技术逐渐普及,木版水印这项传统手艺日趋衰落。
“痛心于雕版消亡危机,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组织刊印《北平笺谱》,后又邀约郑振铎先生共同出资,发起重刻辑印《十竹斋笺谱》等典籍的行动。”陈琦感慨,“鲁迅先生还专门撰写了《重印十竹斋笺谱说明》,申明此番印制‘实不独为文房清玩,亦中国木刻史上之一大纪念耳’。”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重视支持下,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天津杨柳青……一家家传统老店焕发新生,浙江美术学院还开设水印工厂,为水印技艺的传承创新打下基础。木版水印的作品种类日渐丰富,由诗笺小品发展到册页、屏轴、手卷等中国书画艺术形式全品类。
同时,木版水印的工艺技法取得重大突破。
1954年,荣宝斋发明印绢上水法,一举攻克了1300多年来雕版绢本印刷的难关。几十年来一幅幅木版水印佳作接连问世。2006年,木版水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和作品同样重要的,是技艺传承、人才接续。
在上海朵云轩木版水印工作间,眼前看不到一台电脑、耳畔没有印刷机轰鸣,有的,只是一个个忙碌的身影和各色各样古拙质朴的工具——一排排狼毫笔、羊毫笔,一柄柄刻刀,大大小小的棕帚、棕耙,各色皮纸、宣纸、绫绢。
工作人员或凝神勾画,将透明的赛璐珞版铺在原作上,一色一版地分出一个个套版,再覆以薄若蝉翼的雁皮纸细细勾描;或潜心刻版,把绘好的雁皮纸反贴在梨木版上,运刀如笔、刀头具眼、指节通灵,笔迹之粗细曲直、枯润刚柔一如原作;或专注刷印,轻拈狼毫、蘸取颜料,分色掸在刻版上,提帚耥刷,再覆纸绢版上,运耙按砑。
这支年轻的团队,由勾描师、雕版师、水印师等18人组成,绝大多数是毕业于知名美术学府的80后、90后。
由于是纯手工制作且工艺要求极高,在荣宝斋,即便文壮这样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年也只能印制两三幅大作品。他所在的木版水印车间有50余人,通常一个月也难复制出一幅作品。
漫长的磨砺、静寂的劳作,年轻人坐得住、耐得了吗?
“基本工序就有32道,变化无穷。一步一步,这技艺好像牵着人走似的,总有学不完的东西!水、墨、木、纸的相遇充满微妙变化,亲手创造这种变化,感觉空气都是甜的。”在年轻人眼中,这门古老技艺有着穿越时光的恒久魅力。
的确,数百年师徒相承所凭系的,正是这种对传统技艺的挚爱。
(摘编自陈雪《探寻“木版水印”的恒久魅力》,有删改)
材料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代印刷术有时难以完美还原中国古代书画的精微处,主要是因为中国书画有其独特的笔墨气韵。
B.木板水印在效果呈现与意境表达方面都能做到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作的韵味,其作品足以乱真。
C.作为一项古老技艺,木板水印因其变化无穷的工序而拥有穿越时光的恒久魅力,吸引着青年一代。
D.坚守工匠精神是为了提升爱岗敬业的价值感,倡导品质至上的市场风尚,展现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中国木版水印为代表的东方版画语言样式得以形成,木版水印功不可没。
B.即便现代印刷技术先进成熟,作为纯手工制作的木板水印仍然不能被替代。
C.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文字的“匠”在保持其本义的同时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D.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但人与人因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不同而有了这种差别。
3.下列选项不能充分体现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的一项是( )
A.焊接火箭“心脏”发动机的中国第一人高凤林,突破极限精度,破解20载难题。
B.陈耀武搜集了1000多份与秦腔脸谱有关的文字和实物资料,打算开一个家庭展厅。
C.敦煌第一位专业修复工匠李云鹤,坚守敦煌60载,潜心修复,为国宝延续生命。
D.冯骥采用全球最尖端的开发引擎和AI渲染技术,研发国产单机游戏《黑神话•悟空》。
4.简要分析材料二两处画横线部分引文的论证效果。
5.结合两则材料,给出让木版水印保持恒久魅力的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哥德巴赫猜想(节选)
徐迟
五
一七四二年,哥德巴赫写信给欧拉时,提出了: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例如,6=3+3.又如,24=11+13等等。有人对一个一个的偶数都进行了这样的验算,一直验算到了三亿三千万之数,都表明这是对的。但是更大的数目,更大更大的数目呢?猜想起来也该是对的。猜想应当证明。要证明它却很难很难。
整个十八世纪没有人能证明它。
整个十九世纪也没有能证明它。
到了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问题才开始有了点儿进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