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32320字。
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由于国民党政府在南方各根据地内的残酷的摧毁、万里长征的消耗和其他原因,中国红军到抗日战争开始时,数量减少到只剩几万人。于是有些人就看不起这支军队,以为抗日主要地应当依靠国民党。但是人民是最好的鉴定人,他们知道八路军新四军这时数量虽小,质量却很高,只有它才能进行真正的人民战争,它一旦开到抗日的前线,和那里的广大人民相结合,其前途是无限的。
在中国解放区,在民主政府领导之下,号召一切抗日人民组织在工人的、农民的、青年的、妇女的、文化的和其他职业和工作的团体之中,热烈地从事援助军队的各项工作。这些工作不但包括动员人民参加军队,替军队运输粮食,优待抗日军人家属,帮助军队解决物质困难,而且包括动员游击队、民兵和自卫军,展开袭击运动和爆炸运动,侦察敌情,清除奸细,运送伤兵和保护伤兵,直接帮助军队的作战。同时,全解放区人民又热烈地从事政治、经济、文化、卫生各项建设工作。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动员全体人民从事粮食和日用品的生产,并使一切机关、学校,除有特殊情形者外,一律于工作或学习之暇,从事生产自给,以配合人民和军队的生产自给,造成伟大的生产热潮,借以支持长期的抗日战争。在中国解放区,敌人的摧残是异常严重的;水、旱、虫灾,也时常发生。但是,解放区民主政府领导全体人民,有组织地克服了和正在克服着各种困难,灭蝗、治水、救灾的伟大群众运动,收到了史无前例的效果,使抗日战争能够长期地坚持下去。总之,一切为着前线,一切为着打倒日本侵略者和解放中国人民,这就是中国解放区全体军民的总口号、总方针。
这就是真正的人民战争。只有这种人民战争,才能战胜民族敌人。国民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它拚命地反对人民战争。
(摘自毛泽东《人民战争》)
材料二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一致对外反对日本侵略的战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场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自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母亲送儿打日寇,妻子送郎上战场,男女老少齐动员。”他还列举了北京密云一位名叫邓玉芬的母亲,把丈夫和五个孩子送上前线,他们全部战死在沙场的例子。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正是靠着中国人民的勇敢牺牲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民战争在抗日战争时期表现在全体中国人民参与,我八路军、新四军重视和广大人民相结合,前途是光明的。
B.从抗战前几万人的红军到抗战结束时我党领导的近百万主力军和200多万民兵武装,说明人民力量增长迅速。
C.调动积极的社会团体的力量,使抗日人民支援前线,形成人民战争,中国军队在抗战中才能战胜民族敌人。
D.“人民战争”的思想,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思想,它体现了中国的民族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党取得全国胜利的重要原因是领导了人民战争,国民党最终失败,是因为十分反对人民战争,缺少民众支持。
B.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没有被外侮征服,最终用自己的血肉筑成战胜敌人的“钢铁长城”,是可歌可泣的。
C.材料二说,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起着决定胜负的作用,与材料一“只有这种人民战争才能战胜民族敌人”相呼应。
D.兵源对战争很重要,从无论是共产党还是国民党领导的抗日军队,都将动员人民参军作为首要任务可以看出。
3.能证明材料二中“没有人民的广泛动员就没有抗日的军队”的一项是( )(3分)
A.因为充分调动广大人民,进行全体人民的抗战,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贡献。
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人民战争,发动了各类团体的力量,积极投入抗日洪流之中。
C.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动员近1700万兵源参战,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日战争期间,解放区动员抗日人民从事粮食和日用品生产,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4.材料一、材料二多处运用了对比论证,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4分)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形势如何发展,人民战争这个法宝永远不能丢”。请根据两则材料联系当下生活谈一谈你对这句话深刻内涵的理解。(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整体把握材料内容,结合相关语境分析各个选项表述的正误,作出正确的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说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材料,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据和相应观点的关系的辨析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观点,仔细比对各个选项,正确选择。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及表达效果的能力。答题时要读懂题干涉及的句子,结合具体内容解析比较和分析。
(5)本题考查探究某一问题,提出自己个性化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再联系实际进行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切忌脱离文本,自己发挥。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百年孤独(节选)
加西亚•马尔克斯
[前情提要]随着商道的开通,偏远、闭塞而又宁静的小村庄马孔多,开始卷入外部世界的纷纷扰扰;丽贝卡改掉食土的恶习后,失眠症“袭击”了整个镇子,短暂的欢乐过后,失忆、遗忘的恐惧笼罩着全镇;为此,他们绞尽脑汁,想尽办法与之抗衡——
通往大泽区的路口立起一块牌子,上写“马孔多”;中心大道立有一块更大的牌子,上书“上帝存在”。各家各户都已写好用来记住物品和情感的简要说明。这套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