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280字。
初三课外文言文练习(二)
公输为鹊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②,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③。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若翟④之为车辖⑤,须臾刘三寸之木⑥,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⑦,不利于人谓之拙。
【注释】①选自《墨子•鲁问》。②公输子:即公输班。鲁国的能工巧匠。③至:极。④翟:墨子名。⑤辖:车轴两头的插销儿。⑥须臾:不一会儿;刘:雕镂,刻削。三寸之木:很小的木料⑦功:成效。
【译文】公输子用竹木削制了一只鹊鸟。做成以后放飞,飞了三天,还没落下来。公输子自以为巧极了。墨子知道后,对公输子说:“您制做的木鹊,不如我做车辖有意义。花费很短的时间,使用极少的木料,做成之后插在车轴两端,便可经受五十石的重量。所以说,制做的东西,对人有好处的,才能称为‘巧’;对人没有好处的,只能叫‘笨拙’罢了。”
【题旨】务实务民为巧方有益。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
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2、短文直接阐明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输与墨子衡量“巧”的标准各是什么?你赞同哪个的观点?为什么?
4、用自己的话说说公输子雕刻技艺的高超。
1、鹊制成后将它放飞,三天都不掉下来,公输盘自己认为巧妙极了。对人有利就是巧,对人不利就是拙。
2、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3、公输盘以工具的灵活、技艺的高超为巧。墨子以对人有作用为巧。
东坡还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中靖国元年,东坡自儋北归①,卜居阳羡。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之游。独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坡亦喜其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水为乐。
邵为坡买一宅,为缗②五百,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吉③入新第,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村落,闻妇人哭声极哀。坡徙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岂有大难割之爱,触于其心欤?吾将问之。"遂与邵推扉而入,则一老妪,见坡,泣自若。坡问妪何为哀伤至是,妪曰:"吾家有一居,相传百年,保守不敢动,以至于我。而吾子不肖,遂举以售诸人。吾今日迁徙来此,百年旧居,一旦诀别,宁不痛心!此吾所以泣也。"坡亦为之怆然。问其故居所在,则坡以五百缗所得者也。坡因再三慰抚,徐谓之曰:"妪之故居,乃吾所售也,不必深悲,今当以是屋还妪。"即命取屋券,对妪焚之。呼其子,命翌日迎母还旧第,竟不索其直。
坡自是遂回毗陵,不复买宅,而借顾塘桥孙氏居暂憩焉。
宋 费衮《梁溪漫志》
【注释】:①自儋北归:从儋州遇赦回来。东坡曾被贬为琼州别驾,治所在儋州;②缗:穿铜钱的绳子,此处指成串的铜钱。③卜吉:占卜、挑选吉日。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不敢与之游 ( ) 卜吉入新第( )
坡徙倚听之 ( ) 徐谓之曰( )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