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70字。

  liguilin1970古诗词鉴赏(原卷版)
  卷别 提问方式 设题角度
  2024年新高考I卷 16.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
  2024/06/11|8661次组卷|11卷引用:2024年新高考Ⅰ语文(6分) 对比
  2023年新高考II卷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6分) 借景抒情
  2023年全国甲卷 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景物描写
  作用
  2023年全国乙卷 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借景抒情
  2022年新高考II卷 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抒情手法
  2019年全国Ⅱ卷 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 景物描写
  作用
  2013年全国甲卷 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6分) 结构技巧
  2025年考向预测:
  表达技巧过去在全国卷中是轮考点,在2022年、2023、2024年全国各卷中成为考查热点。就现有的考查题目看,其考法相对灵活:提问较宽泛,不聚焦于某一技巧,涉及技巧主要是抒情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与结构技巧,而且重在赏析其效果。
  在2025年可能会再次出现。
  基础过关练
  一、(2024•新高考I卷•真题再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千岁庵听泉
  刘克庄
  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
  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
  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
  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2.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
  二、(2023•新高考II卷•真题再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湖上晚归
  林  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描写自己乘船归家途中所见,笔下画面随着行程逐次展开,自然流畅。
  B.诗人眼中的景物在秋日余晖的映照之下,有动有静,多姿多彩,令人愉悦。
  C.诗人如处仙境的感觉被人居之地的鸡鸣狗吠之声破坏,心情也发生了变化。
  D.诗人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4.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送襄陵①令李君
  欧阳修
  绿发襄陵新长官,面颜虽老渥②如丹。
  折腰聊为五斗屈,把酒犹能一笑欢。
  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