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970字。
诗歌专题训练-------子规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玉楼春•子规
欧阳修
江南三月春光老,月落禽啼①天未晓。露和啼血染花红,恨过千家烟树杪②。
云③垂玉枕屏山小,梦欲成时惊觉了。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④归合早。
[注]①禽啼,此处指子规(杜鹃鸟)啼叫。②杪,树枝细梢。③云,云髻,代指头发。屏山,屏风。④若解思归,杜鹃鸟啼声若“不如归去”,后人常用来写思归之情。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以“江南三月春光老”的暮春景象开头,奠定了凄凉、伤感的情感基调。
B.杜鹃鸟在月亮落下、天还没有亮时发出凄厉的叫声,为下文写“惊梦”做铺垫。
C.词人将鲜红的花朵看成是子规“啼血”拌和露水染成的,由花及鸟,思绪飞动。
D.这首词看似写杜鹃鸟,实则是借杜鹃鸟起兴,表达了女主人公思人的愁怨之情。
2.有评论认为,这首词的结尾不落窠臼,内涵丰富。请简要分析“人心应不似伊心,若解思归归合早”的思想和情感意蕴。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子规
余靖
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干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惭自束,为尔忆家园。
[注]庆历三年,范仲淹力主改革被贬,无人敢言,余靖以卑微之职上书皇帝,为其申辩,亦被贬。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残春之景,以声衬静,“一春”“万古”以夸张手法突出子规啼声之悲。
B.诗人听到子规啼鸣后眼泪哭干,伤魂断魄,与首联“声声万古冤”形成呼应。
C.尾联看似表达诗人被功名束缚的悔意及归乡之愿,实则隐含了难以言说的痛。
D.诗人缘事而发,借物咏怀,于诗中融入个人的身世遭际,给人凝练厚重之感。
4.简要赏析诗歌的颔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子规【注】
杜甫
峡里云安县,江楼翼瓦齐。
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
眇眇春风见,萧萧夜色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