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610字。
云南省红河州、文山州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
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报告中首次提到“实事求是”的概念,明确提出“共产党员应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模范。因为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不失前进的方向”。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科学的态度是‘实事求是’,‘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决不能解决问题的。”1941年,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第一次解答了什么是“实事求是”。“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的内涵从传统的治学方法变成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将“实事求是”确立为全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强调,“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态度”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下根来。
邓小平同志指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邓小平同志说,“我是实事求是派”“我读的书并不多,就是一条,相信毛主席讲的实事求是”“我们讲要继承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培育的优良传统,第一个就是实事求是”“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我们党内对实事求是的认可度非常高,它是中国的语言文化环境、中国的实践经验的总结。
——取材于桁林《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始终贯穿百年党史》
材料二 “实事求是”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词汇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学术界对其思想根源的研究,主要从考据学的角度,溯源其文献出处,探讨其原本之义。
从目前的考据来看,“实事求是”一词最早出自东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事求是”的内涵从传统的治学方法变成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离不开毛泽东等人在中国具体革命中的实践运用。
B.我国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革命的实际运动相结合,以解决自己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策略问题,就是实事求是的表现。
C.孔子认为“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实事求是”思想的实践要义处于追求言行一致的道德实践层面。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事求是”思想与中国古代的“实事求是”思想相比,本质上完全不同,且成熟度稍显逊色。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继承发扬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并坚持“实事求是”思想是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B.“实事求是”是中国语言文化环境、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精神品质。
C.清代以来,“实事求是”作为考据学的治学原则,其意义指向的是治学方法和治学态度。
D.孔子提出“听其言而观其行”的说法,表明了他对言行一致、实事求是精神品质的重视。
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出中国古代“实事求是”思想的一项是( )
A.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D.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4.材料一在论述观点时使用了“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狂妄”这三个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实事求是”在中国的发展变化过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转站
梁晓声
“晚点半小时。”他苦笑一下,无奈地说,“徐涛不知道急成什么样了!”我很理解他的心情。我明知登上这一次列车将伫立一夜,但还是上来了。他也是。明天是儿子七岁生日,儿子希望我在他的生日能回到家里。而他的儿子,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