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330字。

  山西省阳泉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感受中华古典文化之美,同学们围绕主题“寻求诗文之趣”进行了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
  主持人:诗文承载着诗人高远的志向。
  小李:曹操在《观沧海》中用“日月之行,①;②,若出其里”抒写自己一统天下的志向。
  小王: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③,铁马冰河入梦来。”书写了诗人梦境中仍想着报国杀敌的壮志。
  乐乐:孔子在《〈论语〉十二章》中用“④,⑤。”表达不慕荣华富贵、坚守仁义的选择。
  主持人:诗文承载着诗人丰富的情感。
  文文:李白在《峨眉山月歌》中用“⑥,⑦。”两句,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小杰: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⑧,随君直到夜郎西。”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小芳: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⑨,⑩。”书写对未来的想象,抒发自己思念亲人、渴望团聚之情。
  二、诗歌鉴赏
  2.《次北固山下》一诗抒写诗人泛舟东行,停宿北固山下的所见所感,融写景、抒情、说理于一炉。请你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
  【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有朋自远方来       朋:      
  (2)温故而知新         故:
  (3)静以修身           静:        
  (4)淫慢则不能励精     淫: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5.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诸葛亮认为,学习必须宁静、明志。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
  孔子谓伯鱼①曰:“鲤乎!吾闻可以与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其容体不足观也,其勇力不足惮也,其先祖不足称也,其族姓不足道也;终而有大名,以显闻四方、流声后裔者,岂非学之效也?故君子不可以不学,其容不可以不饬。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