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8030字。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过程性诊断(1)
高二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
一、认真阅读题目要求,完成以下小题。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宋人的“意”如何呢?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 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苏轼主张书法“自出新意”最重要,以其著名的《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一气呵成,其中字体大小的,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等,都是,毫无做作之迹。即使是这样浑然天成的作品,其也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不太一样。
A.行云流水 变幻 信马由缰 而且 品味
B.行云流水 变换 信手拈来 然而 韵味
C.天衣无缝 变幻 信手拈来 而且 韵味
D.天衣无缝 变换 信马由缰 然而 品味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抵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本称《诗》,据传是经过孔子删削整理的,汉代将它奉为经典,故称《诗经》,现存305篇。
B.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乐府民歌中的长篇叙事诗,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敕勒歌》为“乐府双璧”。
C.《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D.姜夔在创作《扬州慢》时,正值宋金对峙时期,他亲眼目睹了扬州的破败与荒凉,联想到昔日繁华,心中涌起无尽的感慨。这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通过词作得以淋漓尽致地表达。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B.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兄弟不知,晊其笑矣
D.于嗟女兮,无与士耽/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4.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全都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
A.九岁不行 可怜体无比 B.则告诉不许 叶叶相交通
C.本自无教训 至于成立 D.逼迫有阿母 哽咽不能语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夙兴夜寐 ②三岁食贫 ③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④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⑤鸷鸟之不群兮 ⑥朝塞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⑦固前圣之所厚
A.①⑥/②/③⑦/④/⑤
B.①⑥/②⑦/③/④/⑤
C.①/②⑤⑦/③④/⑥
D.①/②③⑦/④⑥/⑤
6.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和“枝枝相覆盖”中的两个“相”用法相同。
B. “府吏见丁宁”和“慈父见背”中的两个“见”用法不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