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200字。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5.04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检查条形码粘贴是否正确。
2.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题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以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古琴是一种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古典乐器。 “和雅” “清淡”是古琴追求的审美情趣, “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古琴的深远意境。陶渊明诗“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白居易诗“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都生动地表现了古琴高雅淡泊的审美境界。
“琴者,禁也。禁止于邪, 以正人心也。” (东汉•斑固)在儒家思想中,音乐的首要功能是教化。以清微淡远、平和雅正为意趣的古琴,被推为音乐中的典范。儒家认为琴乐能洗涤、端正人心,禁止淫邪之念侵蚀内心。唐代薛易简在其所著《琴诀》中论述说:“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此琴之善者也。”由此可见(甲) 。
道家崇尚自然,主张逍遥无为;道家音乐最理想、最崇高的境界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庄子将音乐分为天籁、地籁和人籁三类,认为“天籁”是音乐的最高境界,提倡音乐应追求自然之趣。传统的古琴制作采用的是丝弦,声音很小,但夜深人静之时,却能弹出真正的天籁之音。琴声细腻、微妙,绕梁不绝,令人思绪无限。弹奏者在弹拨古琴时会陷入沉思、冥想,心灵在琴声中得到净化和升华,与万物合和,进入“弦外之境”。由此可见 (乙) 。
嵇康《琴赋》把古琴推崇为最适宜君子修身养性的器物,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确是如此。古琴之音,既淳和淡雅又清亮绵远,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雅正平和,无过亦无不及。弹奏之人在古朴低缓而又沉静旷远的琴声之中,由躁入静,进而物我两忘。古琴所追求的高雅淡泊境界,是操琴者平和闲适的内心与清静的不叩听饥合而为一之后“心物相合、心琴合一”的一种艺术境界,由此可见(丙)古琴美学境界体现了古人修身悟道的德行。
中国古琴音乐是一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艺术,它以独特的美学趣味,引人无限向往和追求。在人心易于浮躁的今时,亟需古琴这般恬淡平和的音乐,让人心得以安住沉静,回归内心本真的精神世界。
(摘编自魏育林《〈听琴经〉释义》)
材料二:
黛玉道: “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中,陶渊明和白居易的诗句表明,古琴追求“和雅”“清淡”的深远意境以及“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的审美情趣。
B.材料一中,嵇康极为推崇古琴,在《琴赋》中强调众器琴为尊,要求操琴者达到闲适的内心和清静的外部环境“合而为一”的艺术境界。
C.材料三指出,琴在古代被称为“圣人”之作,强调古琴的礼乐思想和修身之用;但不能格外注重音乐与其外部关系的研究、忽视其艺术审美价值。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黛玉所言的“琴者,禁也”,主张琴乐应遵循儒、道的“中和之道”,描述了道家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人格修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中儒家认为琴乐能洗涤、端正人心,禁止淫邪之念侵蚀内心,但材料三中作者认为“禁”对后来的古琴艺术发展产生了消极作用。
B.古琴集儒家的“教化”功能和道家的“自然”思想于一身,完成了“整合”,从而为儒道两家“琴道”的二元弥合构筑起更为和谐的支点。
C.材料三以《红楼梦》“黛玉论琴”为例,论述了琴乐体现了儒道两家的思想, 《溪山琴况》则论述了琴乐儒道互补、兼容并蓄的特征。
D.为了论述中国古琴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境界,材料一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构,料一、材料三都运用了引用、举例等论证方法。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衡家思想对古琴影响的一项是(3分)
A.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悟心协。 (【春秋】 《左传•昭公元年》)
B.凡音之起,由入心生也。入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用手声。 (【西汉】《乐话》
C.苷伏羲氏作琴,所以修身器性,返天真也。 (【东汉】蔡丛《琴操》)
D、八首广博、琴德最优、古者圣贤玩琴以峰心、 (【东汉】桓谭《新论•琴邀》)
4、请在文中画线的甲、乙处写出能够概括该段主要内容的句子,句式和内处基本一致。 (4分)
甲: 乙: 、 ?
5.宝玉听了“黛玉论琴”后说“我们学着玩儿,若这么讲究起来,那就难了”,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概括“这么讲究”指的是什么。 (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渐渐深起来的苍凉 韩卫贤
暮色从村口涌进的时候,我独自一人站在村口,好似一个迷路的孩子打量一座突然出现在眼里的村庄。那棵虬枝虬干的老槐树荡然无存,时间改变了一切,可时间不能救赎一切。
老槐树曾经葱茏遮日,从茂密的枝叶里打下来的日光斑驳在我曾经少年的脸上,风从远方来,带来眺望的风情。老槐树不只是一棵树,对于村庄来说,它是游子回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