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090字。

  江苏省盐城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新年。春节,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
  春节作为岁首年始,它的起源与“年”的概念形成密切相关。夏商周及之前,“年”有不同的称谓。《尔雅•释天》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其中的“年”,本义是农作物的丰收,甲骨文的“年”字,便是人背禾的象形字。《说文》云:“年,谷熟也。”谷物一年一熟,人们便以谷物成熟的周期为一个时间单位,称为年。有了“年”的概念,也就能够确定年的开端。
  中国古人十分重视时间的开端,认为这对于秩序的构建具有基础性意义,所谓“履端于始,序则不愆”。夏、商、周三代分别以建寅之月(夏历一月)、建丑之月(夏历十二月)和建子之月(夏历十一月)作为自己的“年始”,为过年习俗的形成奠定了时间基础。但是由于文献记载的缺乏,我们难以确知夏商以前人们过年的情形。到了周代,已经形成丰富的过年习俗。周人以夏历十一月为年始,年终祭祀、庆贺与正月之吉的行事构成当时过年的基本内容。
  周代,新年这天多被称为“正月之吉”,宫廷中要举行盛大的朝正仪式,诸侯百官朝见天子,天子则举行宴会活动,并表彰奖励诸侯百官的功劳。正月之吉也是公布政令法律、教化百姓的日子。周代的岁首行事,更多是利用新年伊始、岁月更新的机会发布政令,推行教化,以保证整个社会在新的一年里有序运行。毋庸置疑,过年的习俗在周代已经形成,春节至少经历了三千多年的生命历程。公元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重新以建寅之月(夏历一月)为正月,由此夏历一月一日成为岁首之日,年终岁首活动相应转移到新的时间来举行。此后两千余年,过年基本上就以夏历一月一日为标志性时间展开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春节之所以赓续不绝,有着深刻的社会、政治、文化原因。第一,春节植根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沃土,是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五千年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中华文明是春节持续存在的根基。第二,历法的长期稳定和节假制度的建立,为春节的传承提供了保障。三代之前我国已经形成兼顾回归年和朔望月的阴阳合历。之后虽然历法测算日臻精密,但编制历法的原则长期稳定,这同样为春节的持续存在提供了条件。第三,官民共享的特征造就了庞大的春节传承群体。官民共享,不仅仅意味着统治阶层会和平民百姓一样亲自参与节日的各种习俗活动;更重要的是,官方也会在节日期间举办各种活动从而使节日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时空。人们通过参与其中来协调天人关系,更新社会关系,并让个体的身心关系得到调节,使春节具有强化个人同家庭、家乡、地方、国家的情感联系,增强社群意识,促进社会和谐等重要功能,从而深深嵌入社会结构之中,成为社会成员无法离弃的文化传统。第四,不断更新、开放包容的春节文化,为春节的传承持续赋能。春节不是僵化封闭的文化系统,它因时而变,因地制宜。纵观历史,不同朝代的人们总是根据自己时代的特点,发展出符合时代的习俗活动。
  春节文化蕴含着物质充裕、社会和谐、精神富足等人类共同生活理想,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类共同价值,这是它能够走向世界的根本原因;而随着走向世界,春节也必将在文化交流互鉴中传承发展,生生不息。
  (摘编自张勃《春节:年轻的古老节日》)
  材料二: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古人认为时间开端对于秩序构建具有基础性意义,“年”的概念的出现标志着春节这一“年始”的形成。
  B.周代春节称“年”,其蕴含着对谷物成熟的重视,此时庆贺丰收是过年的主要内容,此外还会公布政令法律。
  C.古人们过年的时间点是不固定的,汉武帝颁行《太初历》后,春节才固定在同一个时间点,并延续至今。
  D.春节根植于绵延五千年而不断绝的中华文明,其申遗成功能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为文化创造赋能。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原创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甚至三代以前可能就已经有了过年习俗。
  B.春节的庆祝活动并非一成不变的,不同朝代有着符合自己时代的习俗活动,在传承中不断创新。
  C.春节文化蕴含丰富,寄寓着人类共同生活理想,承载着人类共同价值,因此能够走向世界。
  D.为促进文化传播、推动旅游经济,我国积极推动春节申遗,并将之作为2024年度唯一申报的非遗项目。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画线句的一项是(    )
  A.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主题为“巳巳如意,生生不息”,用“已巳如意”寓意“事事如意”。
  B.世界各地唐人街张灯结彩,举办春节庆祝活动,外国友人也纷纷参与其中,学写春联、品尝饺子感受春节的独特魅力。
  C.2024年11月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公布,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变化之一是除夕再度被纳入法定假期。
  D.截至3月5日18时25分,2025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观影人次破3亿,票房突破145亿,电影宛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星,在全球影坛熠熠生辉,有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申遗成功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请简要说明。
  5.春节申遗成功后,小明准备撰写《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春节志》一文,你建议从哪些方面完成?请根据材料给出写作思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月节
  徐怀中
  林媛领着学生们走出教室到林场去了。不要以为她是带着孩子们去玩。哪里是玩?她是在给学生们上课,上很重要的一课。课程进行中,林媛望见坡道处过来两个骑马人。她知道那是父亲和他的警卫员。
  因为奔忙于本地区首届人民代表会议的筹备工作,苏易好些天来一直在各家土司以及各大寺庙里周旋,并且还到几个主要村庄和牧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