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20660字。

  上海市杨浦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5分)
  (1)“譬如平地,_____________,进,吾往也”,出自《论语•子罕》。
  (2)“_____________,破灭之道也”,出自苏洵《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用林鸟哀鸣盘旋渲染蜀道荒寂凄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虽覆一篑
  (2)赂秦而力亏    六国论
  (3)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解答】故答案为:
  (1)虽覆一篑(重点字:覆、篑)
  (2)赂秦而力亏    六国论(重点字:赂)
  (3)但见悲鸟号古木    雄飞雌从绕林间(重点字:绕)
  2.按要求选择。(5分)
  迅猛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深刻改变人的存在和生活方式,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打破了传统人机关系的界限,给人类的存在和交往带来了新的伦理挑战和道德困境。伦理治理需(   ),仅仅依赖制度和机制是远远不够的,既要构建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更需要培育人类的AI科技素养和责任意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成语填入文章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釜底抽薪    B.纲举目张    C.当仁不让    D.标本兼治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还要重视心的培育
  ②尽管未来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
  ③但永远不要忘记人类才是真正的责任者
  ④这种培育不能仅停留在科技伦理知识的学习上
  ⑤始终肩负着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的重任与使命
  A.①③②⑤④      B.④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①⑤     D.⑤③④②①
  二  阅读 70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3—7题。(17分)
  小杨阅读了《学习变革——利用脑科学改善学习》一书,以下三则材料是他阅读该书的摘抄。
  材料一:
  “具身化”运动早期是由语言学家领导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神经科学家才开始认为语言的理解实际上是大脑中的一种模拟,大脑经历了一个尝试去体验语言所描述的事物的过程。这听起来是合乎逻辑的。然而在此之前,语言被认为是一个认知过程,感官输入仅被视为未经分析的信息,语言从身体传递到大脑,由前额叶皮层分析一个词的意思并产生其内涵。
  “具身化”的理念是,当我们处理语言的时候,我们有意识地在大脑中产生了一种心理模拟。例如,“妈妈的苹果派的味道”这个短语可能会让你回忆起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闻到烤苹果派的味道是什么感觉。甚至,大脑经常进行着我们完全不知道的无意识模拟,努力为我们所说或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