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6题,约13700字。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考点解说】2006年江苏考纲:重点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知识点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须髯若神。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为奸利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①,永力争不能得,袖举牒还之②,拂衣去。调清河丞,寻知大谷县。太原帅率用重臣,每宴飨费千金,取诸县以给,敛诸大谷者尤亟。永以书抵幕府曰:“非什一而取,皆民膏血也,以资觞豆之费可乎?脱不获命,令有投劾而归耳③。”府不敢迫。县有潭出云雨,岁旱,巫乘此哗民,永杖巫,暴日中,雨立至,县人刻石纪其异。府遣卒数辈号“警盗”,刺诸县短长,游蠹不归,莫敢迕,永械致之府,府为并它县追还。于是部使者及郡文移有不便于民者④,必条利病反复,或遂寝而不行。或谓永:“世方雷同,毋以此贾祸。”永曰:“吾知行吾志而已,遑恤其它。”大谷人安其政,以为自有令无永比者。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⑤。
注:①具狱:据以定罪的案卷。  ②牒:授官的文书。  ③投劾:递交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呈文。  ④文移:公文。  ⑤遮留:拦阻挽留。
●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郭永屡次援引法令节制丹州长官,因而受到威胁,但郭永胸怀宽广,顾全大局,反而为他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
  B.郭永厌恶巫师借“岁旱”以哗众取宠,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以致县中百姓刻石记载了他的奇功异绩。
  C.郭永痛恨“警盗”为非作歹,四处制造事端,他坚决地将“警盗”押送到府,使上级部门改变了原先的做法。
  D.郭永不愿与世浮沉,他坚持自己的志向而受到百姓的爱戴,数年后回大谷复职时,老人孩子非常热情地对待他。
【答案】C
【解析】A项属张冠李戴。原文是太守在盛怒无效的情况下违心为郭永说好话,向朝廷作了推荐,以示拉拢。B项“他杖责巫师后求得大雨”不妥,雨并非求得,无中生有。D项原文是“既去数年,复过之,则老稚遮留如永始去”。选项把“复过之”和“遮留”曲解成“回大谷复职”,属曲解文意
【参考译文】郭永,大名府元城人。小时侯刚强聪明勇敢果断,身高七尺,美髯飘胸,神采奕奕。凭借祖辈的功德担任丹州司法参军。太守是个习武之人,做坏事贪图利益无所顾忌,郭永多次根据法律制裁他。太守非常愤怒,凶神恶煞地逼迫郭永,郭永不被动摇,太守就假说好话把他推荐给朝廷(重用)。后来太守想更改据以定罪的案卷,郭永竭力争辩不能成功,就从袖中拿出文书归还太守,拂衣而去。调清河县任知县副手,不久主持大谷县政务。太原统军首领全部任用有权有势的人,每次设宴招待花费黄金千斤,从各县中取来满足自己,对大谷县征敛得尤其紧迫。郭永写信给幕府说:“(地方征税)不是征敛老百姓收入的十分之一,这些都是百姓的血汗,却被用来供吃喝的花费可以吗?倘若得不到批准,只有让我辞职回家了。”幕府不敢逼迫。县里有处水潭往外冒水,当年发生旱灾,巫师就趁此扰乱百姓,郭永杖笞巫师,让他们在太阳下爆晒,雨马上就下了,县里的人们把这件奇异之事刻于石碑上。幕府派出几个叫“警盗”的士兵,刺探各个县令的缺点,在各县像蛀虫一样游荡不归,没有人敢违抗他们。郭永给他们戴上刑具押送到府,府中因此连同派往其它县的人全都召回。于是中央部里的使者把公文送到州郡,公文中有对老百姓不利的,一定要逐条回复有利不利之处,有的就终止而不执行。有人对郭永说:“世上的事总是一样的,不要因此招来灾祸。”郭永说:“我只知道坚持我的志向罢了,从不顾虑其它。”大谷人因为他治理得好感到安定,认为自从有县令起没有人比得上郭永。郭永调离几年后,又途经大谷县,县里的老少都像郭永刚刚离去时一样拦阻挽留。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人或问曰:“所利无几,何足为烦?”子平曰:“尊老在东,不办常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①。”每有赠鲜肴者,若不可寄至其家,则不肯受。母本侧庶,籍注失实②,年未及养,而籍年已满,便去职归家。时镇军将军顾觊之为州上纲,谓曰:“尊上年实未八十,亲故所知。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子平曰:“公家正取信黄籍,籍年既至,便应扶侍私庭,何容以实年未满,苟冒荣利。且归养之愿,又切微情。”觊之又劝令以母老求县,子平曰:“实未及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