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十大题,约15000字。
综合练习(文言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吴遵路,字安道。父淑,第进士,累官至殿中丞,为秘阁校理。章献太后称制,政事得失,下莫敢言。遵路条奏十余事,语皆切直,忤太后意,出知常州。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已而果大乏食,民赖以济,自他州流至者亦全十八九。
累迁尚书司封员外郎,权开封府推官,改三司盐铁判官,加直史馆,为淮南转运副使。会罢江、淮发运使,遂兼发运司事。曾于真、楚、泰州、高邮军置斗门十九,以畜泄水利。又广属郡常平仓储畜至二百万,以待凶岁。凡所归划,后皆便之。
迁工部郎中,坐失按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降知洪州。徙广州,辞不行。是时发运司既复置使,乃以为发运使,未至,召修起居注。无昊反,建请复民兵。除天章阁待制,河东路计置粮草。受诏料拣河东乡民可为兵者,诸路视以为法。进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驭吏严肃,属县无追逮。
时宋庠、叶清臣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遵路与二人雅相厚善,夷简忌之,出知宣州。上《御戎要略》《边防杂事》二十篇。徙陕西都转运使,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被疾犹决事不辍,手自作奏。及卒,仁宗闻而悼之,诏遣官护丧还京师。
遵路幼聪敏,既长,博学识大体。母丧,庐墓蔬食终制。性夷雅慎重,寡言笑,善笔札。其为政简易不为声威,立朝敢言,无所阿倚。平居谦俭无他好,既没,室无长物,其友范仲淹分奉周其家。 (《宋史。吴遵路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遵路条奏十余事 条:分列项目,条目
B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 俭:俭省,节俭
C母丧,庐墓蔬食终制 终制:指守完丧期
D性夷雅慎重,寡言笑,善笔札 夷:平和
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 乃以为发运使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以求之
② 凡所归划,后皆便之 ④及卒,仁宗闻而悼之
A两个“乃”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B两个“乃”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C两个“乃”字相同,两个“之”字相同 D两个“乃”字不同,两个“之”字不同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吴遵路为政为民,自奉甚俭的一组是
① 曾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 ②置斗门十九,以畜泄水利 ③未至,召修起居注
④元昊反,建请复民兵 ⑤母丧,庐墓蔬食终制 ⑥既没,室无长物
A①②⑤ B①②⑥ C②③④ D③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遵路刚正无畏,章献太后把持朝政时,臣下都不敢议论政事的是非得失,可他却敢于直谏,而且言辞十分激切。因有违太后,结果被驱出京城,任常州知州。
B吴遵路颇具远见卓识。他曾预先在吴中地区购买粮食,储米备荒,不久果然因灾荒严重缺粮,常州及其他州郡的灾民赖此度过饥荒。
C吴遵路在真、楚、泰三州和高邮设置斗门,用以储泄洪水,改善水利。又增加了所属州郡的储粮,用以防备灾荒。
D吴遵路廉洁节俭,为官多年,却家无余财。他去世后,家人生活贫困,竟全靠好友范仲淹奉养他的家人。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受诏料拣河东乡民可为兵者,诸路视以为法
其为政简易不为声威,立朝敢言,无所阿倚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冯立,同州冯翊人也。有武艺,略涉书记,隐太子建成引为翊卫车骑将军,托以心脊。建成被诛,其左右多逃散,立叹曰:“岂有生受其思而死逃兵难!”于是率兵犯玄式门,苦战久之,杀屯营将军敬君弘。谓其徒曰“微以报太子矣!”遂解兵遁于野。俄而来请罪。太宗数之曰“汝在东宫,潜为间构,阻我骨肉,汝罪一也。昨日复出兵来战,杀伤我将士,汝罪二也。何以逃死!”对日“出身事主,期之效命,当职之日,再所顾惮。”因伏地(虚欠)欷,悲不自胜。太宗慰勉之。立归,谓所亲日“逢莫大之恩,幸而获济,终当以死奉答。”
甚众未几,突厥至便桥。立率数百骑与虏战于咸阳,杀获甚众。太宗闻而嘉叹,拜广州都督。前后作牧者,多以黩货为蛮夷所患,由是数怨叛。立到,不营产业,衣食取给而已。尝至贪泉,叹日:“此吴隐之所酌泉也。饮一杯水,何足道哉!吾当汲而为食,岂止一杯耶,安能易吾性子!”遂毕饮而去。在职数年,甚有惠政,卒于官。(《旧唐书·忠义传》)
辛酉,冯立、谢权方皆自出;薛万彻亡匿,世民屡使命之,乃出。世民日:“此皆忠于所事,义士也。”释之。(《资治通鉴》)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武艺,略涉书记 书记:抄录书写公文书信。
B汝在东宫,潜为间构 间构:挑拨离间。
C.太宗闻而嘉叹 嘉叹:大为感叹。
D。多以黩货为蛮夷所患 黩货:贪图钱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